2024秋浙教版品社六上《劳动需要知识》word公开课教案一、教材分析《劳动需要知识》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中的第二部分。劳动是学校品德课的重要题材之一,包含着劳动最光荣、要尊重劳动者等理念,让同学了解人类用辛勤的劳动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展。这一单元第一部分告诉同学美好的生活是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制造的,而这些劳动者是最值得尊敬的人。第二部分《劳动需要知识》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围绕了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进步的主题,讲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软件巨子”比尔·盖茨的故事,并列举了20世纪部分发明制造给人类带来的变化,再与从前相比,讨论比较了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具和劳动用具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第二部分要求同学访问学校附近的蔬菜基地或生产流水线,并和以前的蔬菜种植或工业生产作比较。采访身边的劳动者,请他们谈一谈他们的岗位都需要哪些现代知识和技能。并让同学明白各行各业都需要知识,要努力学习为明天的社会建设做准备。二、教学流程【教学目标】1、学习袁隆平、比尔盖茨等故事,懂得劳动需要知识,只有掌握了现代化科学知识并加以运用,知识带来技术革新,改变我们的生活,提高劳动效率,制造社会财宝。2、通过沟通汇报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进展给世界带来的巨变,树立崇尚科学,用自己的劳动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教学重难点】重点:懂得劳动需要知识,理解知识使劳动的价值最大化,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难点:各行各业都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准备而充实自己。【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2、资料收集: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与解决的措施及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教学课时】共两课时,本教案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我们来认识一个人:小王,是一个计算机维修工,他在忙碌了一天回家后,遇到了两个问题。2、(出示图片)家里电脑坏了怎么办?3、(出示图片)厨房下水管堵住怎么办?4、小王之所以能修理自己的电脑,是因为他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他找水电维修工来修水管,是因为他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从这两件事情,我们能够知道,劳动不仅仅需要体力、热情,还需要什么?——知识是的,我们的劳动还需要——知识,(板书课题)今日我们就来谈谈劳动需要知识的话题。(二)学习袁隆平的事迹,知道是知识制造了奇迹。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劳动者占了65%左右(相当于我班35中大约23人农民代表),农民多不多?但是近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却陷入了“粮食危机’,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图片)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是农民们在偷懒吗?那你觉得会是什么原因呢?2、沟通课前收集的资料: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与解决的措施等(预测同学反馈:战争,耕地减少,人口增多,种粮食的劳动者减少,灾害增多,浪费现象增多,粮食减产,粮价上涨,能源缺乏……)3、看来光靠农民伯伯一个行业的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么多的原因,你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呢?需要哪些知识来帮忙呢?四人小组讨论、反馈谁来献计献策?(预测同学反馈:停止战争,建立外交,减少灾难,扩大耕地、提高亩产量、植树造林,保护耕地防止沙化等)4、你们用了多种方法来尝试解决粮食危机,都非常好,但是现在有一个人已经开始在解决这个问题了,而且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你知道他是谁吗?——袁隆平(水稻专家)他是采纳了什么方法,运用了什么知识来解决粮食危机呢?杂交水稻——你了解吗?(同学介绍,师补充)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我们来看一组图表吧——出示解释说明(图表)(1)请看,杂交水稻未种植之前,普通水稻1958年全国年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从1976年开始,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亩增产20%左右,约500公斤。到2024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量已经达到了800公斤。但这并不是终点,袁隆平在“科学大讲坛”上演讲时表决心,到2024年他有信心完成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2)那么这亩产量1000公斤到底能养活多少人呢?我们不妨来做道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