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点主要经验做法汇报材料便民服务典型经验我市分别被列为全省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后,紧紧围绕“便民、廉洁、高效、规范”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树立了城乡社会养老保险队伍的新形象,使两项试点工作都在最短时期内取得明显成效。截止到目前,新农保参保率达99%,城居保参保率达73.18%,信息采集率达92.75%。我市先后获得了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新农保试点工作先进单位和优质服务文明窗口等殊荣,工作经验被《中国劳动保障报》广泛宣传报道。一领导重视、全力支持,推进服务大厅建设XX省城居保试点覆盖298.65万人,占全省城镇居民参保总数的68.9%。前两批新农保试点参保人数为361.83万人,平均参保率达到80.7%,现已收缴保费6.2亿元。前三批试点已有全省86个试点县(市、区)符合条件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按月领取到基础养老金,发放基础养老金8.03亿元。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试点工作启动后,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的认可,XX省新农保信息化建设位居全国前列。全省人社部门将着力解决青年居民参保率低以及基层平台建设推进慢等问题,全省试点单位每年要解决3-5个乡镇(街道)两项试点服务平台建设,力争3年内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试点基层服务保障平台全部达标。同时,做好新老农保政策衔接,XX省的政策衔接基本思路是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进行结算,一次性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并将老农保缴费年数与新农保年数合并计为个人缴费年数,对老农保个人要求退保的,也可以一次性进行结算退还保费。针对缴费金融网点较少的问题,我市建设银行为破解广大农民参保缴费、领取养老金的难题,在我市各个村屯开设便民窗口,引进先进设备,保障新农保代理金融服务安全高效实施,根据各村实际需求在村屯超市、食杂店进行免费安装pos机并确保不收取任何管理费及使用费,有效降低参保农民支取养老金的成本。实现我市每个村屯都有第1页共6页新农保、城居保缴费领取养老金便民窗口。二、规范人员管理、提升整体形象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开展学习和教育活动,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业务水平。要求各窗口工作人员一律挂牌、着装上岗,用敬语提供服务,主动接受监督。坚持“六个一”标准对外服务,即:一套办公设备、一套便民设施、一套服务台帐、一套服务资料、一个群众意见箱、一部服务热线电话。“一套便民设施”即设臵便民休息区。“一套服务台帐”即建立了规范化的流程和服务台帐。“一套服务资料”即配备新农保宣传资料、政策法规、待遇领取等资料。“一个群众意见箱”即设立征求意见箱。“一部服务热线电话”即设立五福热线电话。三、体察民情,科学宣传政策(一)抓载体,提高宣传的辐射性。我们坚持创新宣传形式,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宣传覆盖面,做到了层层到位、不留死角,让广大居民群众充分了解到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好处。我们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站等宣传载体,开办了新农保和城居保知识专题讲座和宣传专栏,共举办专栏10次、播发新闻19条、播放滚动字幕和宣传口号共计30多个小时,累计为群众发放宣传单6万张、宣传手册1万份,基本做到了人手一份。(二)抓关键,提高宣传的政策性。让群众充分了解新农保和城居保政策是做好试点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为此,我们把开展的意义、政策内容及参保流程作为宣传重点,组织全市各乡镇抽调专门工作人员,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乡村干部及专职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宣传工作小组。在对每位成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使他们了解精通新农保和城居保政策的基础上,组织工作组成员充分利用熟悉群众工作、了解群众心理的优势,逐村逐屯逐户面对面地宣讲新农保政策,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三)抓试点,提高宣传的直观性为使宣传更直观更具体、更加接近群众,我们采取试点先行、典型带动的办法,合理选择对象,培育并大力宣传典型,进而形成“一传第2页共6页十、十传百”的效应。一是选准试点带动。选定杨岗镇、虎林镇、伟光乡等几个农村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作为试点乡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召开了全市新农保政策宣传现场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