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试卷亲爱的同学们: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将累累的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有多棒:学习自信,见解独特,想像丰富……赶快动起笔来,把这份快乐也传递给老师、家长,让他们和你一同分享吧!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全卷满分100分(包括卷面书写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请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清楚。3.请用钢笔或水笔直接答在试卷上,请注意卷面的整洁、规范与美观。一、语文积累——老师想看看你的知识储备量(14分)1、你一定诵读过不少优秀古诗文,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任意选做6题)(6分)①,阴阳割昏晓。②月下飞天镜,。③此地一为别,。④,长河落日圆。⑤,白云千载空悠悠。⑥晨兴理荒秽,。2、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完成(1)—(5)题。(8分)(本报讯,记者×××)6月1日下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缓缓地走出联合国总部会议厅,面对蜂拥而致的记者,面色严俊地说:“‘四国联盟’(日本、德国、印度、巴西)提出要求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草案危害联合国的改革进程,如果四国下周将这一决议草案付诸表决,中国将投票反对。”面对咄咄逼人,志在必得甚至摆出一副已然“入常”架势的日本,中国怎能容忍一个还在不断挑xin历史并拒不道歉的国家进入“世界的决策层”?王光亚大使的表态让中国网民欣喜若狂,他们打出这样一个帖子:“中国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之后,现在终于进入‘硬起来’的新时代了!”①(2分)给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咄咄逼人()xin()②(1分)找出下面的错别字并更正。3、(2分)请给以上消息拟一个合适的标题:4、上了初中,爱读书的你一定读过了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相信也一定记住了书中的不少人物。动动脑筋,看你能不能写出下列歇后语中的人物。当然,我相信你也一定会知道这些人物出自哪本名著啦。(3分)①()借东风——巧用天时②()借荆州——只借不还③()进首营——一言不发④()上梁山——官逼民反答题开始,细心哟!祝你成⑤()打宋江——过后赔礼⑥()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二(15分)[甲]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⑥何处无竹柏?⑦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①念无与为乐者:②相与步于中庭:③把酒问青天④但愿人长久:6、翻译下列句子:(2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乙]文中写中庭月色美景的句子是:[甲]文中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想对应的作品原句。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9、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两篇文章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2分)现代文阅读(二)(16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