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病毒的形态学诊断、培养方法和血清学试验目的(一)观察病毒包涵体,并掌握其诊断意义。(二)掌握病毒的形态并了解病毒包膜的获得。(三)了解病毒培养的三种方法。(四)掌握病毒学中主要血清学反应的原理(五)熟悉病毒血凝抑制试验的测定过程内容(一)病毒的形态学诊断1.病毒的电镜照片(示教)2.狂犬病毒包涵体(示教)3.麻疹病毒包涵体(示教)(二)病毒的培养法(录像)1.病毒的动物接种法2.病毒鸡胚培养法3.病毒的组织培养法(三)血凝抑制试验(操作)一、病毒的形态学诊断病毒形态学研究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其大小,形态及排列特征,以帮助诊断;另一种是应用光学显微镜通过涂片染色或切片染色观察包涵体。病毒感染细胞所产生的包涵体,其特征基本是固定的,故对病毒性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方法】(一)病毒的电镜照片(示教)观察腺病毒、疱疹病毒的电镜照片,注意其形态结构、大小、排列、及其包膜的形成。(二)狂犬病病毒内基(Negri)包涵体(示教)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经HE(苏木紫-伊红染色)染色的死于狂犬病的犬脑组织切片,注意包涵体在细胞内的形态、位置及染色性。(三)麻疹病毒包涵体(示教)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经麻疹病毒培养后,HE染色的人胚或羊膜细胞标本片,注意包涵体在细胞内的位置、形态、染色性以及细胞融合情况。第2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5页二、病毒动物接种法实验动物在病毒学研究中有四方面用途:①分离鉴定病毒,如乙脑病毒;②连续传代通过,以减弱有毒株对人的致病力,如狂犬病病毒;③制备抗血清;④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小白鼠、地鼠、豚鼠、家兔、绵羊、鸡、猴等。在病毒学研究中,动物接种时为避免动物本身可能带有病毒,多采用实验室自己繁殖的动物。首先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动物种类,对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则选择愈接近人类的高等动物(例如灵长类)研究结果愈有价值;其次要注意动物的年龄、性别和接种的途径等各种因素,一般年幼的动物比成年动物对病毒的敏感性高。至于接种的途径应根据病毒的嗜性决定,例如脑炎病毒以脑内注射最敏感。(一)小白鼠尾静脉接种(录像)【材料】1.动物:小白鼠2.病毒悬液3.碘酒、酒精、二甲苯、无菌0.25ml注射器、4号针头及小铝匣【方法】1.将小白鼠固定在小铝匣内,露出尾部,用碘酒消毒尾部,然后用酒精棉球连续擦尾部皮肤(必要时用二甲苯擦)使血管扩张。2.尾背和左右两侧三根血管皆为静脉,可选一根扩张较好的静脉作接种用。左手拇指捏住尾部的远端,向下弯45°,右手持注射器,于弯处进针静脉,推液0.1毫升。注意:推注时遇阻力且皮下隆起发白时,表示针头不在血管内应拔出重新进针;如针头在血管内,推注时不感阻力,且可看到血管中血液由于注入液体而后退。接种后逐日观察动物发病情况。(二)小白鼠鼻内接种(录像)【材料】小白鼠、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病毒悬液、无菌小试管、无菌毛细管、麻醉用乙醚、棉球及小玻瓶。【方法】1.首先将沾有乙醚的棉球放入一清洁小玻瓶内。左手握小瓶,右手抓住小白鼠,将其头部塞入瓶口,进行全身麻醉。注意麻醉深度,不宜太浅或太深,太深时易遭致麻醉死亡或非特异性吸入性肺炎,太浅则易在滴种时打喷嚏。第3页共15页第2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5页2.用无菌毛细吸管吸取病毒悬液少许,连同毛细吸管插在无菌试管中备用。3.用左手将小白鼠握在手掌中,大拇指及食指抓住小白鼠耳部使其头部朝前并呈仰卧位置,另一手取事先吸有病毒悬液的吸管,慢慢滴出一点于滴管口而不使其自然掉落,呈悬滴状。将悬滴靠近动物鼻尖,动物在呼吸时自然吸入,一般为0.03~0.05毫升,不宜过多。4.小白鼠慢慢苏醒,在饲养盒中逐日开始发病,发病的症状常为毛耸、咳嗽、不食、甚至死亡。解剖尸体可观察到肺炎或血性病灶。(三)小白鼠脑内接种(录像)【材料】脑炎病毒(小白鼠脑脊髓炎病毒)悬液。脑组织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洗去血液,再加10%脱脂奶盐水研磨成10-1悬液,然后用3000转/分离心沉淀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