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福建省文化会展业2010~2012年发展规划省贸促会(二〇一〇年八月)文化会展业是指通过举办各类文化产业的会议、展览、推介、节庆、比赛等活动及提供相关配套服务,推动文化投资交易与交流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兴会展产业。文化会展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和交易文化产品、推动文化消费和文化投资贸易的重要平台,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活跃文化市场、丰富精神文化产品的重要渠道,是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相互发展的重要桥梁,是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会展业,有助于推动报刊服务业、出版发行印刷业、广播影视业、演艺娱乐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业、动漫游戏业、广告业、工艺美术业等其它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我省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拓展文化有效消费空间,扩大就业,拉动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综合实力。一、我省文化会展业发展现状我省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船政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以及武夷山、福建土楼、三坊七巷、鼓浪屿等自然人文景观,在两岸及海内外影响广泛;工艺美术业、报刊服务业、印刷出版发行业、广播影视业、演艺娱乐业、动漫游戏业、广告业等文化产业初具规模,为发展文化会展业创造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我省文化会展业快速发展,逐步走向专业化、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省绝大部分设区市都拥有设施较为完善的专业会展场馆,总建筑面积达136万平方米,可供展示面积达45万平方米;拥有众多的文化公园、文化活动中心、艺术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剧场等可供公众开展文化活动和文化展示场所。(二)推出一批会展品牌。文化展会规模不断扩大,参会参展人数、实际布展面积、摊位数等持续快速增长,形成了一批文化会展品牌。主要有: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海峡旅游博览会、武夷山朱子文化节、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闽南文化节、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等。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三)形成对台鲜明特色。近年来,特别是《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颁布后,我省文化会展业加大了对台文化交流合作,主动承接台湾文化产业转移,积极联系台湾重要客商和业界人士,广泛宣传推介福建文化产业,文化会展业成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文化会展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文化会展业存在着会展产业链不明晰,行业指导管理体制、市场运作机制有待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大发展步伐。二、文化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文化强省建设战略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部署要求,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和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化企业为主体,以政策法规为保障,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平台推动等有效形式,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加强对台交流合作,做强做大品牌,着力开创海峡西岸文化会展产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二)原则要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协调,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和市场引导作用。——坚持对台交流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发挥“五缘”优势,加强闽台文化会展业交流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文化会展业国际市场,将海峡西岸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不断完善健全行业指导管理体制与机制,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