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0页社会转型时期甘肃陇东地区农村的庙会组织——以环县东老爷山为例韩璟瑞【内容摘要】庙会组织是西北道教的基本组织部分之一。社会转型时期,庙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结合东老爷山地区的道教庙会组织的现状,通过实地访谈,报告分析了在社会转型时期庙会组织对当地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探讨了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社会转型民间组织庙会陇东民间文化Intheperiodofsocialtransformationlongdongregionofgansuprovinceruraltemplefairorganization-toringcountyeastlaoyemountainasanexampleHan_JingruiAbstract:templefairorganizationisnorthwestofTaoism,oneofthebasicorganizationparts.Thesocialtransformation,thetemplefairplayanimportantrole.ThispaperbasedonthemountainTaoistmasterofthepresentsituationofthetemplefairorganization,throughtheinterview,thereportinthisperiodofsocialtransition,templefairtolocalsocietyorganizationdevelopsthefunction,thispaperdiscussesthereasonandexistingproblems,and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Keywords:socialtransformation;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TemplefairlongdongFolkculture我国行进在现代化道路上的社会转型,内涵十分复杂,但能肯定的一点是,现代化对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的组织方式有了相应的要求。因而,社会转型内在地包含了社会组织方式与管理方式的变革,在社会组织层面上,社会转型就是从传统社会类型单一的组织体系向现代社会类型多样化的组织体系的根本转变。农村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为了认识和把握转型时期农村第2页共20页第1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0页社会的性质、现状,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理论探讨。一些学者注意到了村民自治中的不良现象以及乡村秩序的失范,提出了关于农村自组织资源的问题。从调查中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国家权力一定程度的退出、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公共事业的衰败、社会道德秩序的失范,民间对自己的组织有迫切需求,一些民间组织也正在适逢其时地自我生长。其中庙会组织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作为宗教文化类的民间组织,它除了进行传统民间信仰活动之外,还扩展到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和地方治理。本文主要以东老爷山农村庙会组织为例,探讨农村民间组织的现状和特点、庙会在地方自治中的作用。被调查地区位于甘肃省环县东北部的东老爷山,当地人口分布比较稀疏,民风淳朴,东老爷山是当地庙会组织最为典型和庞大的地方组织,它仍保持着传统的活动形式,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组织。笔者在2011年7月暑假时间,在甘肃省环县东老爷山进行了为期15天的深入调查,采用入户访谈的形式,访谈近百位村民及道士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并收集相关图片及视频,加以概括和说明。一、东老爷山庙会的起源和现状东老爷山(又称兴隆山)坐落在甘肃省环县东北部的陕、甘、宁三省交界之处,海拨为1774米,是闻名遐迩的道教名山。它是连接甘肃和陕西的咽喉之地,是古代社会所谓的重镇,道教发展比较繁荣,深受广大游客推崇,是庆阳市为数不多的王牌景点。据东老爷山庙记记载在明、清和民国时期,曾多次对道观进行过扩建和维修,明建文、万历,清顺治、康熙、乾隆及清道光二十年、二十五年,光绪九年,民国15年、16年都有建设的记载。据《无量祖师庙记》碑文载:国朝顺治年间,仙人林公修炼此山,重为建造,颇壮观瞻。至康熙时即得正果,因建庙在山。山上现保留元、明、清三朝古建庙宇楼阁16座,近年来新建9座。东老爷山的崇拜对象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即玄武(北宋为避宋真宗讳,改玄武为真武),民间俗称真武大帝、荡魔天尊,道教尊奉的大神之一,到明代,由于真武在开国过程中的灵应,统治者大加提倡,真武信仰迅速遍及全国,香火极盛,几乎成为仅次于三清、玉皇的大神,在全国就有极大影响。根据以上记载推断东老爷山的兴盛和发展是自明代以后。明清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