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人:校对人:审核人:审批人:XXXXXX项目部XXX年XXX月1.总则1.1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环境突发事件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健康,保障国家及公民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1.2工作原则--防治结合、预防为主:依据各地区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的特点,建立健全本地区危险化学品预防体系,提高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对潜在的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根据事件的类别及危害程度,实施不同级别环境应急预案,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市(区)、县人民政府应负责对本辖区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员、装备、资金储备,增强反应能力。信息共享、分工协作:建立各级、各地区环保部门间信息交换网络,保证信息传递快速、通畅,并保持公安、卫生、消防、安全生产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开展环境应急分工协作。--平战结合、公众参与:加强危险化学品日常管理,加强危险化学品常识及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及参与意识。1.3分级详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组织指挥体系详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预防预警3.1建立危险/废弃化学品预防预警信息体系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预防机制是做好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的关键所在。3.1.1开展危险/废弃化学品基础调查(1)各地环保行政部门应对本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的品种、生产、使用、储存状况、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规模、分布情况等实施调查,对危险化学品危险源进行识别,编制适用本辖区的危险化学品危险源手册及针对性的应急救援指南。(2)各地环保行政部门应对本辖区内废弃化学品处置单位、资质、处理废弃化学品的品种及处理处置情况进行调查,编制本辖区废弃化学品处置手册。(3)各地环保行政部门应对本辖区危险/废弃化学品的储存、处置场所、设施实施登记备案及定期监测,记录并保存监测结果。(4)各地环保行政部门应协同交通部门对本辖区内开展运输危险化学品业务的单位及主要运输干线实施调查,对事故易发路段、敏感路段布置控制点,制定危险/废弃化学品安全运输手册及应急处理指南。交通部门应对危险/废弃化学品运输车辆实施严格的安全监管,并将有关信息快速通报公安、环保等部门。3.1.2建立危险化学品信息支持平台(1)建立并及时更新各地区危险化学品基础数据库,包括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用途、危害、应急措施、监测方法、包装贮存方式、废弃处置方法以及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规模及地理分布等。(2)建立并及时更新各地区危险/废弃化学品储存、处置场所及设施信息库,并对各场所设施的运转情况实施监测记录。(3)建立并适时补充更新各地区危险化学品专家库,专业领域应涉及化工、安全、环境监测、环境评估、毒理学、生态毒理学、分析化学、废物处置等,为环境应急工作做好人员储备。(4)根据危险化学品危险源分布情况,测绘本辖区危险化学品危险源分布图,标注辖区危险化学品主要运输干线,实施动态管理。(5)国务院环保行政部门应依据各地区危险化学品基础数据库建立全国危险化学品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地方各级危险化学品信息支持平台相连,保持信息传递快速及时,以期形成全国自下而上、由上至下的信息网络平台。3.2开展危险/废弃化学品预防预警行动3.2.1加强危险/废弃化学品技术监测和风险管理(1)地方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属地危险/废弃化学品、固定危险源的特性,配备相应的监测仪器、设施以、测试试剂及数据分析系统等,研究相应的监测方法,加强危险化学品环境监测能力。(2)各级环保行政部门应在对国内环境信息、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常规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风险分析与分级,支持并依靠研究单位开发的危险化学品风险评估的实用技术,对化学品在实际环境中的环境风险实施评估,加强危险化学品风险管理。(3)各级环保行政部门应组织专家对辖区内现有化学品处理处置技术及设施进行全面的技术评价,在建设、运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