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8页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第三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节策第2页共38页第1页共3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8页划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两委会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第三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节策划一、活动背景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廿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据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人所共知,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仰的图腾。所以我们自豪地宣称: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神秘色彩的吉祥物。“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民间一个重要节日了,许多习俗也多与龙有关。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第3页共38页第2页共3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38页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龙,是中华文化精神象征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龙也是中华民族奋发开拓、自强不息精神的代表!龙,是中华文化精神象征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龙也是中华民族奋发开拓、自强不息精神的代表!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说,“龙文化”首先体现出中华民族团结合力的精神内涵。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华民族面临着伟大复兴与腾飞,龙的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更代表了中华民族博大宽容、奋发进取的伟大精神,成为了古老的中华民族永久的中华魂!龙在中国不仅仅是皇权的象征,也是出色人物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龙的精神象征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自强不息。在我们国家,龙象征的是天之骄子、象征的是出类拔萃、象征的是能力巨大……作为龙的传人,不能对中国的龙文化一无所知。不了解龙文化,就无法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龙的原形是什么?龙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象与文化含意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龙在中国文化中有何影响?这些问题在远古时代就不断地以不同方式困扰人们,至今也未全部解决,还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这里,我们将以二月二为依托,追寻龙的踪迹,进入远古的历史和龙的世界,去展开本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节的序幕……二、活动目的为建设和谐南昌航空大学,丰富校园生活文化,活跃校园氛围,引导广大第4页共38页第3页共3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38页学生更多的关注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内涵,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现今的影响与意义,在了解的同时,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增添校园的艺术氛围,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欣赏水平,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主题,以孔子文化广场为依托,打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龙图腾”,特举办此次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节。三、活动主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四、活动口号聚首英雄城共享龙文化五﹑活动对象南昌航空大学全体大学生六、活动时间2011年3月4日—2011年3月18日七、活动地点孔子文化广场、二食堂对面八、主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