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PC建筑模具制作工艺规程封面页一、目的1.1为了更好的规范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制造工艺,便于每位员工能更好的认识产品制造过程中标准工艺的重要性。1.2为了把复杂的工艺简单化,让每一位无论新老员工都能快速理会每套产品的制作工艺、每个工序。1.3为了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统一产品的质量验收,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品质的一致性。二、适用范围2.1本工艺适用于目前公司所有的建筑工业化类模具的加工制作三、规范性引用文件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74-2003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GB50113-2005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GB/T700碳素结构钢GB/T5117碳钢焊条GB/T8110-1995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定义概括一、PC建筑模具是一种组合型结构模,依照构件图纸生产要求来进行设计制作,使混凝土结构件按照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建筑模具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具的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构件侧部压力载荷。二、进行模具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项目成本三、PC建筑模具是现代模具技术中具有通用性强,拆卸方便,周转次数多等优点的一种“以钢代木”的新型模具,可事先跟进设计要求组合成梁,柱,墙,楼板的模具,周转使用后原材料可以再回收利用。所有钢制模具可以满足预制构件浇筑和再利用的需求。工艺流程图开料下型材下板料开孔折弯组焊校直打磨总装、检验合格不合格喷漆四、工艺规程4.1开料单4.1.1生产部接图后,首先对图纸封面项目名称、客户名称、项目编号、下单日期、出货日期、加工重量等信息进行核实、记录,确定生产班组。4.1.2用《材料交接单》开下料图,料单上必须注明工程名称、所开项目、下单日期、要料时间、用此料的班组等。4.1.3料单上每件板标示清楚尺寸、编号、规格、数量、再次加工方式等。按照施工的使用先后顺序下开料图。4.1.4根据料单灵活安排下料方式,面板、法兰、肋板等尺寸要求高的板料应选择激光切割机下料。其他材料在保证下料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成本低的方式。4.2下板料4.2.1下料前,操作人员先要弄清楚此单大至数量及要料的先后顺序,有了总体规划以便增强下料的灵活性。4.2.2采用激光切割机下料的下料前要先检查板材表面是否平整,有无锈斑、刮花痕迹等再判断是否使用。4.2.3剪板机下料的剪板时要严格按照《剪板机操作规程》进行机械操作。下料前先要根据板的厚度调好刀的间隙再进行下料,下料要做到以下:●先下大板●先下规则的板●先下先要的板●先下需要再加工的板●尽量成套的开板,以便后面的工序能顺利进行。●相同规格的小板,尽量定位。(例如在剪垫板或连接板时,先开成条再定位开成小件。定位开板时成批开板时要在开一定数量的板复核一下尺寸,以减少误差。)4.2.4下好料后复核尺寸,一般误差为边尺寸正负1mm(多数情况尺寸误差为负数为好),对角尺寸正负1.5mm。4.2.5对不合格板,找到后续工作负责人,看是否能在后面加工时补救,如能补就则单独堆放或标示清楚等在后面工作时做出相应处理,如不能补救也不方便剪其他规格板时找到工程设计人员处理,对不能处理的不合格板坚决不能再加工。4.2.6在剪板时要控制好板的数量,不能连续剪完相同规格板,换规格时要记录好己剪部分的数量,以确保准确性。4.2.7按照要料的先后、用料班组及编号堆放整齐。堆放时要把板垫起80mm以上,板的窄边方向空出以便在吊走时钢丝绳能穿过。堆放要考虑到吊起方便、不影响工作、安全可靠。如有需要再次机械加工(如折、卷、冲、钻、发外加工等等)的料,要按组、编号及加工类型堆放开,以便再次加工。4.3下型材4.3.1如果型材两端头要和其它物件相接,为保证尺寸所开型材必须在图纸实际尺寸减2mm。4.3.2型材两端头裸露在模板外面的必须用切割机或剧床下料,以保证端头平整、美观。4.3.3如某配件要靠所开型材端头角度定位该配件的角度的,在条件可以的情况下用切割机或锯床定位下该型材。尽量避免火焰切割。4.3.4下料要计算好材料长度,以每条型材料损最少为原则。4.3.5开好料后相同规格堆放在一起,堆放时要把物件垫起80mm以上以便在吊走时钢丝绳能穿过,小的物件则用铁箱或其他安全的容器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