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第一篇制度沿革(一)耕地无概念阶段1、原始社会——氏族共享2、奴隶社会——井田制“国王所有制”3、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西汉以来都有)屯田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没落贵族自己垦种的这部分土地,使他们成为小块土地所有者,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二)耕地潜意识时期1、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发展迅速、没有明确提出土地革命路线2、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方针——1928年12月,颁布《井冈山土地法》(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1929年4月,制定了《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1929年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土地问题决议案》(提出“抽多补少”的分田原则)——1930年,毛泽东在赣南吉安县陂头村召开联席会议,规定“抽多补少”之外加上“抽肥补瘦”原则——1931年2月,毛泽东致信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明确宣布:土地由农民私有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洛川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用纲领的形式正式确立“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为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土地政策4、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订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并在具体的土地改革中,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总路线)5、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时期——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实行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三)耕地保护思想显现第一阶段1978~1985年耕地保护意识觉醒期——耕地快速减少年份来源内容1978《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开垦荒地,促使耕地面积逐年增加1981《政府工作报告》“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应该是我们的国策,并且要求基本建设和农村建房不能乱占滥用耕地。1982《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一定程度上涵括了保护耕地的内容,但该条例的制定原则之一就是要保证国家建设必需的土地,而且第四条还明文规定“被征地社队的干部和群众应当服从国家需要”。1983《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将“耕地减少”列为当时农村三大隐患之一的同时,更是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建房”和“爱惜每一寸耕地”。1984、1985对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高调要求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耕地保护重要性特点:粮食安全与结构调整协调困难,总体上服从于保证建设需要,政策散见于相关文件和报告,有提及但不具体。第3页共9页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9页第二阶段1986~1997年耕地保护政策制定起步期——耕地流失速度减缓年份来源内容1986《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条例《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提出“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建设用地审批和毁坏耕地处罚等做了规定1987《关于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的联合通知》要高度认识保护耕地的重要意义1988《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引导土地复垦和严控占用耕地建窑、毁田取土烧砖1990《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严格执行建设用地计划和建设用地审批的同时,提出建设占用耕地的要承担开发土地的义务1992《关于严格制止乱占、滥用耕地的紧急通知》加强出让土地使用权管理,加强对各类开发区审批、建设的管理,切实加强领导,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关于严禁开发区和城镇建设占用耕地撂荒的通知》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区的数量,严格执行各类开发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