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物理——热学综合一、考点、热点回顾1.温度:⑴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⑵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涨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一估二看三放四读五记。常见温度计的种类:实验室温度计、函数表、体温计。体温计的最小分度为0.1摄氏度,量程为35摄氏度—42摄氏度,读数特点为可取出读数。使用特点:使用前要甩一甩。⑶摄氏温度t:0℃的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100℃的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⑷热力学温度T:以绝对零度为0起点;单位:K(开尔文)。两者关系:T=(t+273K)。2.物态变化:⑴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温度不断上升。相同点:都吸热。一些常见的晶体:海波、水、钻石、石英、实验、明矾、萘、各种金属;一些常见的非晶体:___松香、玻璃、蜂蜡、沥青。22⑵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⑶汽化: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⑷液化的方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⑸升华:樟脑丸变小了,冰冻的衣服变干了,干冰人工降雨等⑹凝华:霜的形成,冰花的形成,白炽灯壁变黑等二、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例2】图甲是某物质凝固时的图像,由图像可知:⑴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图甲中的这种物质是______;3⑵物质在BC段这个过程中要_____热;⑶这种物质在某点时,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_。这种物质的状态是____。⑷这种物质从开始凝固到凝固完毕共用了____s。【例3】下表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零下40℃的气温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E.纯金掉到钢水里不会熔化F.固氢和固氧相比,固氧先熔化G.液氧和液氮相比液氧先凝固H.可以用锡锅熔化铜I.焊锡的铜壶不能放在600℃的炉火上烧水,否则锡会熔化【例4】将一小块-5℃的冰放在0℃的房间里,发生的现象是()A.冰的温度升高到0℃后再熔化B.冰直接熔化C.冰的温度升高到0℃后不会熔化D.冰熔化后不升温【例5】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___的冷却效果好。因为它在_______过程中要_____热量。2.汽化和液化【例6】关于液体的蒸发与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温度达到沸点,一定能够沸腾B.液体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在高山上烧水,水的沸点低于100℃D.人扇扇子可加快汗液蒸发【例7】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B.把湿衣服晒在室外通风处C.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D.酒精灯不用时要加盖子【例8】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列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44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蒸发现象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例9】小明同学做“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_____、____相同的一滴水,使两滴水上方的____________相同。把其中一滴水均匀摊开,使两滴水的_______不同。发现摊开的水先干,他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0】一只温度计从酒精瓶中取出后,它的示数____;用扇子扇蘸有酒精的温度计玻璃泡,示数会_____,扇干燥的玻璃泡示数______。室温为23℃,三只准确的温度计,一只放在室内,示数23℃;一只放在敞口的酒精瓶中,示数_____23℃一直放在密封的酒精瓶中,示数_____23℃。(填大于、等于、小于)【例11】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区最长的高原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火车从北京开到西藏的拉萨,关于北京和拉萨两地的大气压强和水的沸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拉萨大气压强较大,水的沸点较高B.拉萨大气压强较小,水的沸点较低C.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