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4865—1985慢性氯丙烯中毒是工业生产中密切接触氯丙烯(烯丙基氯)所致的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疾病。其临床表现除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远端感觉、运动或腱反射障碍外,神经-肌电图可显示有神经原性损害。1诊断原则根据长期密切接触氯丙烯的职业史及以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神经-肌电图改变,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氯丙烯浓度测定资料,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后,可诊断为慢性氯丙烯中毒。2诊断及分级标准2.1观察对象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可列为观察对象。2.1.1有双腿沉重乏力,四肢远端麻木、酸胀、抽痛、发凉等症状,或神经-肌电图有可疑的神经原性损害,无周围神经损害体征者。2.1.2仅神经-肌电图显示有可疑的神经原性损害而无周围神经损害的典型症状及体征者。2.2轻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轻度中毒。2.2.1对称性的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觉、触觉、音叉振动觉障碍,同时有跟腱反射减弱。2.2.2体征轻微或不明显,但神经-肌电图显示有肯定的神经原性损害者。2.3重度中毒同时具有以下四项中任何三项表现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2.3.1四肢肌力减弱(肌力3度或不足3度),或有四肢远端肌肉萎缩者。2.3,2四肢痛觉、触觉、音叉振动觉障碍,多数呈对称性手套袜套样分布,且上界达肘部或膝部者。2.3.3跟腱反射消失。2.3.4肌电图检查出现神经原性损害,并有较多自发性失神经电位。3治疗原则可用B族维生素、能量合剂或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治疗,并辅以体疗、理疗、针灸疗法和对症处理。4劳动能力鉴定4.1观察对象一般不调离氯丙烯作业,应半年复查一次,尽可能做神经-肌电图检查,进行动态观察。4.2慢性中毒凡诊断为轻度慢性氯丙烯中毒者,调离氯丙烯作业。重度慢性氯丙烯中毒者不再从事氯丙烯及其他对神经系统有害的作业。4.3凡诊断为慢性氯丙烯中毒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轻度中毒患者经短期治疗后,可从事其他轻工作;对重度中毒患者则根据检查结果安排休息与工作。5健康检查的要求5.1从事氯丙烯作业的工人,在就业前应体检,包括详细的内科及神经科检查,肝功能、尿常规、尿糖或其他肾功能检查。5.2从事氯丙烯作业的工人应每年接受体检一次,检查项目除与就业前体检相同外,有条件时还应检查神经-肌电图。6职业禁忌证6.1各种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器质性疾患。6.2肝肾疾患。6.3内分泌疾患: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6.4结缔组织病。附录A神经-肌电图检查方法及其神经原性损害的判断基准(补充件)A.1肌电图检查方法A.1.1检查前的准备A.1.1.1首先将检查要求及注意事项向被检者交待清楚,使其避免精神紧张,争取被检者合作。A.1.1.2被检者取合适体位,使肌肉得到支持和稳定,既能自然放松,又能按要求做各种运动。A.1.1.3接地电极放在所查肌肉同一肢体。A.1.1.4局部皮肤用2.5%碘酒和75%酒精消毒。A.1.2检查程序A.1.2.1插入时的肌电活动:以同心轴针电极(针心面积为0.45mm(上标始)2(上标终))快速插入肌腹,扫描速度为50~100ms/cm,灵敏度为100μV/cm,观察针极插入时电活动的特点及有无肌强直、肌强直样放电或插入电活动延长。A.1.2.2肌肉松弛时的肌电活动扫描速度为5~10ms/cm,灵敏度为100μV/cm,观察有无自发的纤颤电位、正相电位和束颤电位。A.1.2.3小力收缩(轻收缩)时的肌电活动:条件同A.1.2.2。测定20个动作电位的平均时限与平均电压,及多相电位的百分数。为测定运动单位平均时限,可将针电极挪至皮下,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更换方向,必要时应在同一肌肉选择不同位置进行检查。为避免误差,每个波要同时出现2~3次,方能计算在内。时限是从基线最初的偏斜处起到最后偏斜回基线为止。运动单位的位相以波峰越过基线者为准。A.1.2.4大力收缩时的肌电活动:扫描速度为50~100ms/cm,灵敏度为500μV/cm~1mV/cm。在被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