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页目录摘要····························································21网络治理理论兴起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背景·······················31.1网络化治理的理论基础········································31.2网络化治理的实践背景········································32网络治理模式对政府治理工具选择的影响·······················43网络化治理模式下政府工具转变对我国的启示与挑战···········73.1在政府治理中增加政策工具是必然趋第2页共12页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页势·······················73.2重新定位政府管制,增加社会性管制的运用···················73.3培育合作的价值观念,建立信任机制··························83.4建立沟通机制,共享知识与信息,充分发挥行政指导的作用···9参考文献·························································10第3页共12页第2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2页摘要网络化治理作为公共部门的新形态,是政府治理模式演化的一种新趋势,必然要求政府治理工具进行创新。网络化治理对政府治理工具选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网络治理中政府将越来越多地使用程序性工具。在我国的政府管理过程中,政策工具增加也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对于管制这种传统的治理工具应该进行重新定位,增加社会性管制的运用,并通过建立沟通机制,共享知识与信息,充分发挥行政指导的作用。关键词:网络治理;治理工具创新;政府治理自1989年世界银行在描述非洲当时的情形时首次使用“治理危机”以后,治理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发展研究的各个领域。Rhodes认为,治理意味着“统治的含义有了变化,意味着一种新的统治过程,意味着有序统治的条件已经不同于以前,或是以新的方法来统治社会。”Kooiman和Vliet则指出:治理“所要创造的结构或秩序不能由外部强加;它之所以发挥作用,是要依靠多种进行统治的以及互相发生影响的行为者的互动。”加拿大治理研究所给出的定义是:治理包括传统、制度和过程,决定着权力如何使用、公民如何表达心声、公众关心问题的决策如何制定。Kettle认为:“治理就是政府与社会力量通过面对面的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状管理系统。”瓦尔特则强调:“作为治理的公共管理,遇到的主要挑战是处理网络状,即相互依存的环境。公共管理因而是一种网络管理。”可以看出,在当今社会,单纯地依靠政府已经很难解决公共问题,政府需要更多地和私人部门、非营利组织或公民个人合作,共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在网络治理模式下,人们对政府的关注焦点不再局限于政府有多重要的问题,而更多地关注政府通过何种途径治理的问题。网络化治理承认负责、高效、法治的政府对有效治理的重要意义,认同政府的作用是导航而不是划桨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精髓。它强调多中心的公共行动者通过制度化的合作机制,第4页共12页第3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2页相互调试目标,共同解决冲突,增进彼此的利益。在网络治理中,每个行动者所做的事几乎都会对其他行动者产生影响,行动者在考虑个人的行动策略时都会考虑其他行动者的选择。一、网络治理理论兴起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背景(一)网络化治理的理论基础从理论起源上来看,网络治理理论的出现来源于美国的多元主义与欧洲的统合主义。按照多元主义的理解,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个人只能借助组织的力量进行政治参与和实现利益诉求。这个组织就是利益团体。在多元主义者的视野中,利益团体应该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