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新一降低医院感染风险的主要措施2————————————————————————————————作者:————————————————————————————————日期:2015年新一降低医院感染风险的主要措施任务目标采取措施负责人员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改善环境:在有限环境里分区管理,注意环境卫生。(2)加强体位管理和口腔护理。(3)加强手卫生制度的管理及实施:确保每个房间及走廊的感应式洗手槽完好备用,并为每个患儿配置免洗手消毒液和薄膜手套,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宣教,严格要求手卫生制度。(4)合理的垃圾处置:每个房间内设置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要求用后及时加盖。(5)改进湿化装置,加强新生儿隔离及呼吸机消毒管理:隔离疑似感染的新入院新生儿;每周更换并消毒呼吸机管道,对呼吸机回路采样进行细菌学监测并对呼吸机内部部件及呼吸机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单独对感染新生儿使用的呼吸机消毒。(6)健全在职、研修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制度。(7)尽可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医师每天观察并记录新生儿是否达到撤离呼吸机的标准,主治医师对新生儿进行决定是否可拔管停呼吸机。8)密闭吸痰技术,机械通气时使呼吸管路的位置低于气管导管,及李菊花张静时排空集水瓶冷凝水等。9)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NICU院内感染发生情况集病原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10)新生儿病房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护工在内均参与院内感染防治的监管并有权利阻止一切违反感染控制措施的行为。11)培养呼吸治疗师,专门负责呼吸机等仪器的保养和维护。2.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控不发生1)结合相关SOP正确置管和维护,加强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和教育。2)护士长及质控组成员加强监督,并积极开展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3)根据三管监测结果,如遇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立即评估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的措施。3.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监测合格1)运用五常法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培养爱整洁勤整理的好习惯。2)规范和制定暖箱、辐射台等消毒流程;运用消毒桶标示便于工作人员操作;选用质地为超细纤维的消毒毛巾进行消毒工作;指导和监督护工行为,监督消毒班的工作质量。3)与清洁公司沟通,根据新生病房消毒管理要求指导和督促清洁质量,实施分区域分拖布和抹布清洁。4)申请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便与物体表面清洁消毒。5)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如遇结果异常应积极寻求原因和持续整改。4.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多重耐药感染1)合理应用抗菌药物。2)开展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和教育。3)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措施。4)加强监督和考核。5.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依从性高于60%1)保证洗手干手便捷:确保洗手干手设施完好备用,监控护士及时补充干手纸及洗手液。2)加大培训力度a)收集院感爆发典型事例,开展院感爆发警示教育,转变医护人员的观念,由被动控制院感到主动投入院感控制工作;b)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强化培训新生儿病房院感控制相关内容,组织考核,达到人人知晓并有效落实的目的;c)每月根据手卫生考核标准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每季度汇总进行反馈和持续整改。d)将护工、清洁工纳入院感培训的范围,护理人员对清洁工及护工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指导。3)加强宣教:加大对新进人员、轮转、进修、学习、参观人员的宣教和督导。4)实行弹性排班:根据工作量进行弹性排班,加强薄弱时段的人力,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保证工作质量。5)加强监督:加强日常检查及督导力度,科室会议上通报院感自查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