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五下《食物到哪里去了》word教案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2、想知道,爱提问,喜爱大胆想象;同意合作与沟通;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3、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教学重点:食物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教学准备: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日是寒假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上课,猜一猜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请同学们认真品尝,体会一下,食物到哪去了?二、探究活动(一)认识消化器官1、认识人体消化器官的名称(认识食道、胃、肠)指导同学认识肠分大肠、小肠、直肠及胃的位置形状等。激活同学已有生活经验。2、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还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让我们用自己的手跟踪食物的旅行好吗?每到达一个器官就告诉我好吗?3、食物的消化过程是不是像同学们所说的这样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学观察图介绍)(二)口腔的作用1、过渡:你看,食物的消化的确是个复杂的过程吧。食物旅行的第一关要经过哪里?(口腔)一会让我们来嚼馒头,猜一猜馒头在口腔中会不会发生变化?除了形状、颗粒的变化外还会不会有变化?你们认为馒头会变成其他的物质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唾液)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咀嚼馒头,不要咽下去,认真体会馒头在口腔里发生里什么变化?2、请一名同学把嚼过的馒头吐在培育皿中。咀嚼过的馒头形状和颗粒的确发生了变化,他真的会变成了其他的物质吗?有没有办法证明一下?今日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淀粉液来代替馒头,看看桌上的材料,你能设计个实验证明唾液与馒头之间到底有没有变化吗?3、指导同学设计实验4、归纳试验方法:课本第3页实验提示5、分组实验并观察现象6、汇报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淀粉液滴入碘酒后不变色,没有加入唾液的淀粉液滴入碘酒后变成蓝色。7、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唾液能将淀粉转化成别的物质。8、出示: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细嚼馒头会有甜味。(三)食物的消化1.给大家看一幅有趣的图画,能看懂这幅图吗?画得是什么内容?我们的消化器官每天都在辛勤的工作着。小组之间互相说说,讲给大家听听好吗?2.师小结食物消化汲取的过程三、消化器官的卫生保健1.师:我们的消化器官这样辛苦地为我们服务,你有没有话要对他们说。是呀,我们真应该好好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2.同学结合课本图片和生活经验说一说怎样保护消化器官。3、师生小结四、课后拓展:办一期关于消化系统卫生保健的手抄报。板书设计:1食物到哪里去了消化器官: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食物的消化:附送:青岛版学校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024-2024年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全册教案一:同学情况分析:我校五年级共两个班69人,他们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高校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同学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育同学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同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讨论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制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简单机械等;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简单机械与运动等。进一步强化同学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注意培育同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与探究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同学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同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二)知识目标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