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教科版科学四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word说课教案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从事科学或自然教学已有近10年了,10年的教学里许多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难忘。今日,我把去年上的一堂四年级下册的科学课《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以说课的形式呈现给各位领导、专家,诚恳地请各位领导、专家予以批判、斧正!一、教材分析《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的最后一节内容。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同学学习内容的选择应帖近儿童生活”,这一课正体现了这一点。这一节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2、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3、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这三个活动的安排是在同学探究储存食物方法中延伸出来的一个观察活动,也是同学对前面所学的食物营养成分和营养要均衡以及食物变质等相关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教材安排这三个活动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首先通过观察猎取信息,然后对猎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最后利用信息指导自己健康生活。二、学情分析关于食物,同学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许多的体验,但同学对食物的关注大都是零散的,想到和遇到的问题多是喜爱吃什么、吃的是什么等问题,即使涉及饮食健康问题,得到的解释也不尽全面,有的甚至是片面或错误的。极少有同学通过阅读食品的包装,了解食物的原料组成、营养成分、保存方法、保质期等。尽管通过前面6节内容的学习,同学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营养的均衡以及食物变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食品包装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有必要让同学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为科学合理的膳食提供帮助,也为同学健立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提供帮助。三、教学目标的制定根据教材编排的意图,遵循课标中提出的“同学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食品包装的观察,猎取这种食品的相关信息,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配料、保存方法等,了解可能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知道一些添加剂对人体有害。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方法,能根据食品的保质期、配料等信息,正确地选择适合的食品。3、情感目标让同学在了解食品包装信息的活动中养成科学的消费观念,用科学改善生活,提高饮食质量,加强关注自身健康生活的意识。四、重点、难点的定位教学重点:指导同学收集信息的方法,培育同学自主讨论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影响保质期长短因素的探究。五、教法学法的选择1、教法选择: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材特点,结合同学的学情,遵循课标提出的开放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主要采纳实践法、讲述法、谈话法、演示法、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法,让同学在观察中思考、质疑、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2、学法选择:本节内容主要采纳“自主观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同学观察、讨论、分析、整理,老师只做适当的点拔与引导,着重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小结,使“以同学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六、设计理念一切从实践出发,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同学的实际,打乱教材中三个活动的编排顺序,将第3个活动调至第2个环节。教学中力求“以同学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尝试让同学经历“观察实践——分析整理——比较讨论——调查了解——课外延伸”的科学探究事物的过程,让同学有选择性地进行开放式学习,在亲历中形成认真观察、对比讨论、实践应用、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七、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ppt2、四人一小组:袋装鲜奶、盒装鲜奶、饼干、八宝粥、包装榨菜、已过期的桶装方便面3、科学学习卡(见附件)八、教学程序设计本着优化课堂结构的思想,具体设计如下:(一)、设置情境,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开放式地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培育同学搜集信息的能力。学校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培育学校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同学参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同学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