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九二一震災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執行方案」婆婆媽媽總動員埔里愛鄉關懷協會社區營造陪伴計劃申請單位:新港文教基金會地址:嘉義縣新港鄉新中路305號電話:05-3745074實施期間:92年07月至92年11月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五月十五日第二區社區營造中心陪伴社區提案計劃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一、計劃名稱:婆婆媽媽總動員埔里愛鄉關懷協會社區營造陪伴計劃二、計劃目標:清新工作隊經過三年多的社區營造,在今年五月幾經成員討論再討論,正式成立埔里愛鄉關懷協會。從清新工作隊到埔里愛鄉關懷協會,這群婆婆媽媽們需要從家庭主婦的身分轉變成協會中的中堅領導份子,因此如何協助成員心態及認知的轉變,以及強化對協會運作的了解,是協助這個組織是否能永續下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今年陪伴計劃的工作重點,希望能藉由新港文教基金會的經驗達成以下幾點目標:(一)協助埔里愛鄉關懷協會建立組織運作模式。(二)強化埔里愛鄉關懷協會核心成員的組織概念。(三)協助埔里愛鄉關懷協會成員探討社區居民關心議題以釐清工作目標並建立使命感與願景。三、申請單位:新港文教基金會四、新港文教基金會相關工作紀錄:1987年10月,歷史給了台灣,人神共同瘋狂的大家樂。以雲門舞集揚名世界的新港人林懷民,率團返鄉公演,激發在地的陳錦煌醫生,結合眾多的鄉人,創辦了新港文教基金會,新港歷史的新紀元由此展開。在「希望下一代不變壞」的號召下,鄉親紛紛加入義工行列。新港人發揮「公爾忘私」的傳統精神,踴躍參與公共事務,眾人的智慧,眾人的血汗,──矢志要把理想落實,要把「開台第一村」的老鎮,塑造為新港新故鄉一個和諧、健康、美好的公民社會。近十五年來,新港文教基金會經由以下十項工作,一步一腳印地營造新港社區: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一)藝文展演1987年雲門舞集首次於新港公演,開啟了新港藝文展演之幕,新港文教基金會開始每月一至二場藝文活動,至今共舉辦了五百多場次,包括:戲劇、……舞蹈、音樂等表演,繪畫、雕塑、裝置等展覽,藝文欣賞講座、新美學工藝研習,內容包羅萬象,為學校鄉土教育及藝術與人文課程的最佳戶外教學場域,也吸引了近六十萬人次鄉親和雲嘉南地區人士參加。藉由承辦嘉義縣全國文藝季活動,以「親近新港」為主題,將新港小鎮推上文建會全國第一的佳譽,更於承辦新港國際社區兒童藝術節,將新港社區文化活動推向國際舞台。(二)學習活動自1989年租用會館啟用以來,便積極開辦各種講座、學習、休閒、藝術、語言、技藝等班次,提供鄉內不同年齡、職業的民眾多種學習機會,1989~2000年間設立免費安親班照顧單親、隔代教養學童。1998年並於新建會館設立全國第一座社區終生學習中心,提供眾多親子、家庭、團體共同學習的場域。(三)圖書推廣1989年基金會設立了青少年兒童圖書室。目前藏書近二萬多冊。平均每月借書人次為1500人,流通冊數為近8200冊。更藉由新港文教基金會圖書巡迴車「維泰號」,巡迴鄉內四所國小及三個偏遠村落,強化鄉親閱讀學習的熱忱;並開辦成人讀書會、父母讀書會、少年書坊、小寶貝書坊、故事媽媽現場說故事等圖書推廣分享活動,期望書香滿新港。(四)鄉土教育與藝術薪傳自1989年開始舉辦一系列「笨港歷史說從頭」、「漢人在台早期發展經驗研習」、「口述歷史採訪寫作營」、設立登雲獎,鼓勵笨港地區史料研究,並進行田野調查,發表調查報告,建構新港鄉土教育之基礎。同時策劃贊助古民國小宋江陣、百年國樂團鳳儀社、及舞鳳軒北管戲劇團的傳承復興。並在國立自然學科博館人類學組協助下,進行傳說中笨港縣丞署的歷史考古工作,對古笨港開發史的了解,助益良多。(五)環保工作1990年秉持「愛我家鄉,捨我其誰」的理念,基金會開始籌劃一系列環保活動,包括:環保教育巡迴宣導、大甲媽祖遶境新港的掃街淨港計劃、資源回收、廚餘堆肥有機耕種、社區清潔日、社區綠美化。對新港環境中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