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总则41.1项目由来41.2评价原则51.3编制依据51.4评价标准71.5评价重点、评价因子91.6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水平年101.7污染控制与保护环境的目标13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142.1矿区煤矿生产建设规划概况142.2建设项目概况152.3工程分析232.4项目建设的主要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282.5爆破材料贮运35第三章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概况363.1自然环境概况363.2社会环境概况403.3项目选址及可行性分析413.4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2第四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524.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524.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544.3声环境影响预测594.4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614.5社会环境影响分析64第五章生态环境现状及影响评述665.1生态环境现状评述665.2生态环境影响评述68第六章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影响及水土保持方案756.1水土流失现状756.2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766.3水土保持方案82第七章事故风险影响分析897.1项目发生风险事故的分析897.2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93第八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968.1水污染防治措施评估968.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评估968.3噪声防治措施评估968.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评估978.5瓦斯综合利用措施评估978.6生态保护对策措施评估988.7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评估98第九章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1029.1清洁生产评述1029.2总量控制103第十章环境经济损益简析10410.1社会效益分析10410.2经济效益分析10410.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05第十一章公众参与调查分析10711.1目的和作用10711.2方法和原则10711.3调查结果及分析107第十二章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建议11112.1环境管理建设11112.2环境监测计划建议112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11413.1结论11413.2要求及建议120附件:附图一: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二:采矿区总平面布置及外环境关系图附图三:主平硐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及外环境关系图附图四:排矸场地总平面布置及外环境关系图附图五:大气、地表水监测位置图附图六:**煤矿井田地表植被覆盖现状图附图七:工程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八:**县土壤侵蚀分布图第一章总则1.1项目由来四川是一个缺煤省,同时也是一个以煤为主的一次性能源消耗结构省,煤约占全省一次性能源消耗的74%,2003年全省生产原煤70.21Mt,消耗原煤53Mt,。根据四川省发改委、经贸委预测,2006年后省内煤炭缺口每年将在2000万吨以上,如此大量的煤炭需求短缺,若全从周边省份调进,不仅铁路运力不能满足,且运费高,用户也难以接受。**煤田位于四川泸州市,是四川境内唯一尚未规模开发的优质无烟煤矿区,目前探明和预测储量约69亿吨,开发该矿区,对填补四川巨大的煤炭需求缺口,减少入川煤炭的运量,减轻铁路压力具有重大意义。拟建**矿段,按1200kt/年规划,是**规划一期开发的最大矿井,该矿作为拟建的**电厂(4x60万kw)一期2x60万kw工程的配套供煤矿井,建设该矿井势在必行,迫在眉睫。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环保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迫切,国务院函[1995]5号文件对酸雨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做出批复,禁止新建煤层硫分大于3%的矿井,已建成的要逐步限产和关停。致使低硫煤销路看好,市场前景广阔。**矿井地处川南,其周边的芙蓉矿区、筑连矿区及船期的松藻矿区等均为高硫煤,而本矿井除最下部暂不开采的C25煤层为高硫区外,其余各层均为低~中硫、低~中灰,发热量高的优质无烟煤,其开发建设不仅可以缓解四川及重庆的缺煤状况,同时可替换四川目前煤炭产量中约1/3的高硫煤,改善四川及重庆的煤炭供给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该矿产品除用于发电以外,今后还可以还可广泛应用于热压铸造型焦、作炼钢高炉喷吹燃料、加工无煤滤料、二甲醚、制甲醇等其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较好,是优质的重要化工原料。据泸州市规划,市政府正在全力打造西部化工城,化工城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煤炭作化工原料,本矿井煤质优良,运送距离短,在泸州化工城竞争力强,能获得广阔的市场。据上所述,开发建设**矿,缓解四川紧张的煤供应,减少四川用煤的外运量、降低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将**矿区建成为四川的主要煤供应基地,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矿区将按照“一井一面”,高产高效的模式建设,有利于节省投资,降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