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2页第一章导论一、领导学的产生和发展1、社会化大生产是领导学产生的客观要求;2、现代社会纵向分工的发展直接推动了领导学的产生;社会分工主要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是按照劳动部门的不同进行横向分工;二是按照劳动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纵向分工。横向分工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发生的分工形式,依次包括: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手工业及体力与脑力的分工。现代社会的三大纵向分工包括: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决策与咨询的分工,及决策与监督的分工。纵向分工——特别是决策与执行的分工直接导致了领导与管理的分离,成为领导学产生的客观基础。3、领导学是对丰富的领导实践与朴素的领导思想的集成化、系统化和理论化。二、领导学的基本内容与学科特色1、领导学的基本内容(1)以领导的本原和基本要素为逻辑线索,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领导学的产生与发展、领导学的基本原理及领导理论的发展与演变,领导的权力与制约,领导环境与文化,领导者的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2)以领导的结构为逻辑线索,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领导体制与改革,领导关系与角色。(3)以领导的功能与方法为逻辑线索,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领导决策与战略,领导选才与用人,领导艺术与方法,领导思维与创新,领导效能与发展,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2、领导学的学科特色(1)社会性;(2)综合性;(3)应用性;(4)交叉性。三、领导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1、领导学的研究方法(1)辩证研究方法。(2)实证研究方法,又称调查研究方法。(3)历史研究方法。(4)比较研究方法。(5)案例研究方法。(6)系统研究方法。2、领导学的研究意义(1)学习与研究领导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2)学习与研究领导学,是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现代化建设和促进民族发展的需要。(3)学习与研究领导学,是提升领导者整体素质的必要条件。四、领导的含义与本质1、领导的含义领导是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由具体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制动和致变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领导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五种要素:(1)领导主体。领导活动的主体是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2)领导客体。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象。(3)领导手段。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调动和激励下属的方式与方法。(4)领导目标。(5)领导环境。2、领导的本质领导活动是一种为了公共目的所进行的社会性活动,其本质体现为公共使命的承担。因此,从领导活动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归宿来说,领导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并且是一种承担着社会责任、体现着公共利益的服务。3、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第2页共42页第1页共4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2页(1)领导与管理的联系①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②领导和管理在社会活动的实践以及社会科学的理论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①管理侧重于处理复杂的问题,优秀的管理者通过制定详细的步骤或时间表,及监督计划实施的结果而确保目标的达成。领导主要处理变化的问题,领导者开发未来前景,发展出达到前景的变化战略,并与员工进行有效地沟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②管理的计划与预算强调微观方面,覆盖的时间范围约为几个月到几年,希望降低甚至排除风险,追求合理性。领导注重宏观方面,着重于更长的时间范围,不排斥带有一定风险性的战略。③管理行为的从业人员强调专业化,领导行为的从业人员注重于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④领导与管理的根本区别体现在他们的功用上,管理行为通常具有很强的可预测性,以有效地维持秩序为目标;领导行为则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能带来有益的变革。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而来的,但是也具有管理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领导具有战略性。领导侧重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