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财务思维引导企业价值最大化一、企业管理需要财务思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这已经为企业界所普遍承认和奉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这句名言似乎成为市场经济最直接、最生动也最原始的描述和阐释。但凡具备一点西方经济学知识的人士都知道市场经济运行所遵循的法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外在最主要表现机制是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引导厂商资源运用的方向;竞争机制则迫使厂商要最有效率的使用手中的资源,以最低的成本去获得最大的利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达,企业间的竞争必将是激烈的和残酷的,难怪许多企业管理者发出“市场如战场”、“管理企业尤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感叹。如履薄冰的企业如何在“市场”这个广阔的竞技场上站稳脚跟、取得发展、获得成功呢?这让我想起《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古训。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企业,有各种各样的角度,我们不能排除认识方式多样化的倾向或趋势,而且应该鼓励这种倾向或趋势,比如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企业竞争思想,为理解企业行为和指导竞争行动提供了基本方法与结构性的知识框架。他教授企业管理者运用“五力竞争模型”思维框架来认识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地位以及应该采取何种竞争策略、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架构来理解企业业务的拓展等。当我们在享受迈克尔·波特教授为我们准备的知识大餐时,我们接受的不应该仅仅是结论,而更应该是他为我们提供的一种思维模式,或许这种思维模式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当前,中国许多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经营管理问题,其中比较具有普遍性的是企业的经营决策仅凭经验感性判断,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定量分析,而财务管理学作为经济学科中的一项重要分支,为企业管理者认知企业提供了一种较为直接较为有力的思考企业问题的思维模式。如果你是一名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自觉地应用财务思维来考虑盈亏、风险、发展等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企业问题,努力提高决策能力。在欧洲,很多国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有着财务管理资格的要求。他们认为:一个看不懂财务报表、不能进行企业分析的人是不能对本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的,因此也就没有资格担任企业的管理者。可喜的是,这种观念逐渐被国内企业管理者所接受,开始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知识的学习。作为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知识的汲取,最主要的是掌握财务的思维模式,懂得财务“语言”,理解财务语言所描绘的企业经济全貌,运用财务的概念和方法指导企业的管理。所以财务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思维。二、财务思维是一种价值管理思维企业的经营过程,实际上是企业所占用资金在各种形态下的不断转化,并且最终达到其增值目的的过程。譬如,企业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首先要筹集到能满足其经营规模要求的一定数额的资金;然后通过有效的资金配置和投放,转化为各类经营要素;最后通过销售收回经营的成本资金,并获得经营利润,再进行合理的分配,确保企业再生产活动得以继续。因此,我们将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配置、耗费、收回和分配等一系列行为活动,称之为企业的财务活动,或称其为理财活动。资金是价值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所以企业的财务活动也称为价值管理活动。下图是企业资金流转的基本形式。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图1企业资金流转的基本形式首先,价值管理提供的是一个精确的衡量标准——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拥有一定数额的资金,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并能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所以企业的经营活动,从外在表象来看,表现为物资的流动过程;而从内在本质来看,也是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它是一种资金的流动过程。企业的经营活动不断进行和延续,就会不断形成企业资金的收支和流转活动。这种资金的不断收支和流转活动构成了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