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页讲求方法提高效率教学人教版第三册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材练习二十四第十四题(教材第108页):W老师:谈话法导入新课后,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喜欢不同季节的人数。接着教师从第一组第一排同学问起:你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喜欢?教师逐一提问,学生逐一回答,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的统计表格内用“正”字法一个学生加一划。全班69名学生,教师问了69次,写了69划。算下来足足用了12分钟,接近一个课时的三分之一时间。Z老师:(教师投影四个季节图片,学生欣赏后)你们能说说我们班上喜欢什么季节的人最多?生1:我认为是喜欢春天的人数量最多。生2:我觉得是喜欢秋天的人数最多。生3:我猜测应该是喜欢冬天的人数最多。Z老师:有的同学说喜欢春天的人数最多,有的同学说喜欢冬天的人数更多,怎样才能知道喜欢哪个季节的人数最多呢?生1:我建议喜欢春天的同学站一排,喜欢夏天的同学站一排,喜欢秋天的同学站一排,喜欢冬天的同学站一排。生2:我认为这种办法很麻烦,我们可以先统计各小组喜欢第2页共12页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页各个季节的人数。在纸上写出这四个季节,然后各小组用画正字的方法去统计。再将各小组合计起来,就是全班喜欢各个季节的人数情况。Z老师:你们觉得这种办法怎么样?生:很好。Z老师:这个同学聪明,提出这么好的一个办法,那我们就以画正字的方式去记录本班同学喜欢各个季节的人数。①小组长统计喜欢各个季节的人数。②老师收集各小组数据,小组汇报老师用画正字的形式记录喜欢各个季节的人数。关于“统计”的教学问题在一年级下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的基础上,本册教材编排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对于该内容的教学,我们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这个角度来认识和分析。小学生的统计观念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数据的收集、记录和整理能力;二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并由此做出解释推断与决策的能力;三是对数据和统计信息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对于第一学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统计观念则主要包含前两个层次,故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第3页共12页第2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2页探索统计的方法和体会统计的作用。首先,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记录数据的过程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在根据数据绘制统计图的时候,学生会发现当统计的数据较大时,用1格表示1个单位就不方便了,从而引起他们的认知冲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或小组交流画图的方法,然后再总结归纳出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图的画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可能会进一步提出“1格表示2个单位,则半格就表示1个单位”“数据很大时,还可以用1格表示3个单位、4个单位……”这样一些闪烁思维火花的推断。教学时有的老师考虑到“以1当5,以1当10”等内容后面的教材还有安排,故不愿意让学生对本册结论作进一步的拓广,我们认为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这些推断进行适当分析,但不要求学生掌握“以1当2”与“以1当5,以1当10,以1当n”在思维的链条上是前环扣后环的关系,处理问题的方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其次,应加强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让其逐步学会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和预测。如统计显示本班喜欢跳绳的同学比喜欢踢毽的多,则我们在采购体育用品时,跳绳就应多买些;某停车场停放了21辆小汽车,4辆面包车第4页共12页第3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2页则说明该地区小汽车的拥有量比面包车高;等等。“统计”教学实录与反思执教:江西省遂川县新江中心小学邹庆兰评析:江西省遂川县教育局教研室邓园生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1,“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