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新不同视角外部环境分析1.宏观环境分析1.1经济分别从短期和长期视角来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我们会看到一个逐渐趋于平稳的现状和谨慎乐观的未来增长预期。1.1.1短期视角的总体经济形势分析回顾中国经济近5年来的发展(如图1),中国经济的增长在2007年达到高点,在2008年和2009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而陷入深度下滑的困境,下滑高达5个百分点。2010年由于采取了超常规的危机救助政策,中国经济实现了1.2个百分点的反弹,2011年之后经济增速则步入持续回落的路径之中,2012-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基本保持在7%左右。总的来看,国民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图1:2009-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文献来源:国家统计局从过去的2013年来看:(1)企业景气指数:当前企业景气状况良好,企业家对未来预期谨慎乐观。调查结果显示(见图2),2013年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19.5,继续运行在景气区间,但比三季度略低2.0点。其中,反映企业当前景气状态的即期企业景气指数为120.2,比三季度高2.3点;反映企业对未来景气看法的预期企业景气指数为119.1,比三季度低4.8点。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7.1,比三季度低2.4点。图2:企业景气指数与企业家信心指数来源:国家统计局分行业来看(见图3),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次依次是工业、批发业和零售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除住宿和餐饮业外,其他行业均处在景气临界值以上。从工业内部来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采矿业的景气指数分别为140.9、125.4和95.3。制造业中景气度较高的行业依次是烟草、医药、食品、饮料、汽车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家具和印刷等10个行业,景气指数都在130以;景气度相对较低的行业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钢铁、石油、化学等行业,景气指数在110以下;其它行业景气指数在110-130之间。图3:分行业企业景气指数来源:国家统计局(2)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10689亿元,比上年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指各年一至本月度工业增加值相对上年同期数的变动趋势和程度。按不变价格计算。)在1-6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有小幅跌落,但是从6月的8.9%开始持续回升,10月达到10.3%并保持平稳(见图4)。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6.4%,制造业增长1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8%。图4: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3)就业持续增加,就业状况改善明显。2013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其中,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066万人,比2012年同期多增长42万人,2季度和3季度同比分别增加了39万人和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的4.0%水平。图5: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332362330242324401341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012Q12012Q22012Q32012Q42013Q12013Q22013Q3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1.1.2长期视角的总体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纵观世界各国,2013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继续发酵,全球经济仍然处于缓慢的复苏过程中,增长乏力,波动频繁。从季度增速来看,美国经济增速比上年下滑,欧元区经济仍然为负增长,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大国经济增速也出现下滑。在持续低迷的国际经济环境下,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的中国能实现7.7%的增长,这个增速是较高的,成绩是难得的。由此,眼前浮现出一幅肃穆庄严、沉稳大气、健步而行的中国经济运行图景。根据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京文的预测,从GDP的增长过程来看,未来4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如图6)——第一阶段:2011一2030年,GDP将以年均6%左右的中速增长。到2030年,GDP总量将会达到60万亿元左右,人均约4万元;那时我国将全面完成工业化,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信息化,科学技术全面接近当时国际较先进水平,部分领域世界领先,经济技术总体实力居世界前列,人民平均生产水平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部分地区和大小城市的生活水平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第二阶段:2031~2050年,GDP年均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