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介绍一、培养目标与学生的核心技能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系统地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政治思维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既能从事研究工作,也能胜任公共与社会事务工作的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政务精英。要求学生掌握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受到政治学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理论功底深厚与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对现实的敏锐、外语熟练,是本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二、历史沿革与现状概述(一)历史沿革政治学系前身是原杭州大学政治系,始建于1952年。是年10月,70余名中学政治辅导员被保送到浙江师范学院学习,学校增设两年制的新专业,即政治专修科,由马列主义教研室负责管理。1958年,新成立杭州大学,政治专修科遂升格为政治系。1960年,政治系分为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四个系。但分系的方案未能实现。1970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1973年,从政治系中抽调部分教师组建马列主义教研室,负责全校公共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1977年恢复招收本科。1978年招收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1979年,开始招收国际共运和哲学两个专业研究生。经国家学位委员会评审,国际共运专业获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0年9月,政治系一分为四,即哲学系、经济系、法律系,中共党史、国际共运两个专业的教师与原马列主义教研室合并,建立新的马列主义教研室。于1998年9月并入浙江大学。1984年起,受浙江省委组织部委托,从在职干部中招收两届政治专修科学生。1985年6月,重建政治系。马列主义教研室与政治系“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设政治学、中国革命史两个本科专业。1994年,新创立行政管理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1994年10月,原杭州大学为了加强公共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决定单独组建政治理论教学部。政治系再次一分为二,一部分教师最到新成立的政治理论教学部,另一部分留在已易名的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1998年新浙江大学成立后,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隶属于浙江大学法学院。1999年又以系为基础组建了浙江大学比较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2003年获得政治学理论博士点授予权。2005年,浙江大学决定成立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部分教师到新组建的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工作,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归政府管理,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继续留在法学院,招收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2007年4月,因法学院接受台湾光华基金会的资助而重组并更名为光华法学院,政治学系调整到公共管理学院。(二)现状概述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建现有1个研究所(浙江大学比较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与国际文化系、社会学系共同组建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地方政府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拥有从本科到、硕士和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现有1个本科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3个硕士专业(中外政治制度、国际关系和中共党史)和1个博士专业(政治学理论)。本系提供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思想史、国际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研究方法论、行政学、中国政治与政府、公共政策等高质量的课程。现有教职工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讲师3人,师资博士后1人。系主任由郎友兴教授兼任。(三)研究所介绍比较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是1999年根据浙江大学新的教学科研体制而成立的高级研究机构。陈剩勇教授任所长。研究所拥有1个政治学博士点,和中外政治制度、国际关系、中共党史3个硕士点。现有研究人员16人。主要研究方向有:政治哲学研究、民主理论研究、政府与治理研究、中共党史和党建研究、村民自治与地方政治研究、女性主义政治、第三部门研究、政治文化等。三、学科特色与主要研究方向与其他兄弟院校比较,浙江大学政治学学科有着自己的学科特色,即突出地方治理与基层民主政治的研究特色.(1)研究方向之一:地方治理与地方政府本方向注重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的本土研究,以地方治理为切入点,加强对中国尤其浙江省政府地方政治社会问题的研究,推动地方政治的发展。陈剩勇教授的地方政府改革、商会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