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管理--行销通路分析-资生堂为例目录一、前言p2~p4二、企业介绍p5三、专案介绍p6~p7四、系统架构p8~p11五、项目管理及建置时程p12~p17六、主要系统功能及技术p18~p21七、项目控制与稽核规范p22~p24八、教育训练规划p25九、保固与维护规划p26~p27十、项目组织与成员介绍p28十一、讨论心得参考文献----------------------------------------------------------------------------P31一、前言※创业期—1957年成立于台北市仁爱路,成为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外的第一个正式据点。公元1957年(民国四十六年),台湾资生堂在台北市仁爱路成立,成为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资生堂在海外市场的第一个正式据点。刚开始时,台湾资生堂只是进口原料来生产面霜和口红,并开始推广美容的第一步---清洁皮肤,以及使用面霜做基本的滋润保养。为了推广业务,资生堂另设立了一间总代理,透过位于博爱路的大批发商,再转至台北、台中、嘉义、台南、高雄等五大都市的百货行寄卖。就这样运作了两年,1959年(民国四十八年),台湾资生堂已经发展出五阶段保养系列,顺利产制洗面皂、柔软化妆水与收敛化妆水、按摩霜、乳液、营养面霜等产品,将美容保养的观念进一步推展开来。※开拓期—1965年,使消费者更了解资生堂的产品并建立长久的情谊。民国五十三年至六十年初,在台湾资生堂在历经荜路蓝缕,创业肇基的辛苦创业期,六、七年后也首度面临业界的强大竞争。由于政府于1963年(民国五十二年)底实施开放经济政策,由内向发展转为外向发展,并颁布「奖励投资条例」,解除外汇管制、放宽进口限制,因此带动了美国与日本品牌,开始陆续进入台湾化妆品市场。公元1965年(民国五十四年),资生堂自日本导入链锁店制度(chainStore),从全省两千多家经销店中精选出八百家成为资生堂链锁店。链锁店体制的推动使消费者更了解资生堂的产品,同时产生信任感。此外,链锁店体制也使得资生堂美容教育不二价政策与经营理念得以贯彻,并能协助链锁店建立顾客追踪服务的管理法则,如顾客管理名册的建档,让顾客的需求一目了然,并使店家与顾客建立长久的情谊,店主能更专心经营。可说是台湾资生堂走向台湾化妆品界领导品牌的关键因素。更奠定了日后市场竞争的优势。※成长期—1977年兴建台湾资生堂工厂,使产品品质更上一层楼。1977年(民国六十六年)选定中坜破土兴建台湾资生堂工厂,这座耗资五亿、占地一万坪左右、费时三年余的现代化GMP工厂,于1980年(民国六十九年)落成启用,干净、明朗、安全与科学化的设备,以及严格的品管,使资生堂的生产品质更上一层楼。1979年(民国六十八年),为了统一国际形象,日本资生堂礼聘法国形象塑造大师卢丹诗(SergeLutens),其所设计的「圆等于资生堂」的意象,表达「至真、至善、至美」的形象意义,将艺术与生活美结合,传达出资生堂追求美的讯息,并于同年推出梦思娇化妆品系列。此系列化妆品的形象广告中,在彩妆技巧上加入了强烈的视觉效果,神秘而独特的东方美表现,配合当时电视广告的播出,以及一连串「推广中国传统女性个性美」发表会活动,梦思娇系列立即轰动全国,爱美的女性争相购买,台湾资生堂也一举拿下彩妆市场占有率的第一名,从此成为全台化妆保养品的第一品牌。※国际化经营期—1979年同步采用形象艺术大师卢丹诗所设计的形象,迈向国际化。1979年(民国六十八年),台湾资生堂与全球资生堂同步采用SHISEIDO特聘之形象艺术大师卢丹诗所设计的形象,是企业形象迈向国际化的第一步,紧接着在中日合资签约后,1986年(民国七十五年),SHSEIDO于台湾的第一座形象专柜(ImageCounter)在台中的龙心百货公司设立,隔年,全台的SHISEIDO百货专柜全面导入形象专柜。自1990(民国七十九年)化妆品货物税全面取消。同时,台湾也跟着跃入化妆品高成长时期,市场分众及细分化的时代已来临,为稳固地依品牌的地位,台湾资生堂展开差异化行销策略,于1989年(民国七十八年)首创将SHISEIDO百货公司专柜改为双柜制,分为欧美行销专柜(GlobalMarketingCounter)简称GMC/欧美柜,后改称国际柜)以及东京行销专柜(TokyoMarketingCounter简称TMC/东京柜),以不同的商品构成,陈列设计风格,来满足不同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