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Ⅱ级《Access数据库》()考试大纲及样题(试行)一、考试目的与规定Access是MicrosoftOffice家族组员之一,具有操作简朴和易学易用的特点。使用Access并不需要编写复杂的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全中文的界面轻松地创立和维护数据库,还可以进行多种查询,创立多种窗体和报表,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规定到达如下“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目的:知识方面:建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搞懂关系数据模型的特点和措施。技能方面:掌握Access操作,在Access的环境下创立数据库,使用数据库对象处理数据处理中的某些实际问题。考试基本规定:1.理解数据库的基础知识2.Access的启动与退出,工作界面和工作环境的设置3.数据库工具的使用4.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创立、表间关系的创立,数据的编辑、排序和索引的建立、数据的导入和导出5.数据的查询6.窗体和报表的设计的创立7.宏与代码的创立8.数据库管理及等方面的内容二、考试内容(一)数据库基础知识【考试规定】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领会数据库方式管理数据的特点和优越性;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在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领会E-R图和关系模型的内涵,初步掌握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的措施,掌握从E-R图导出关系模型的措施。重点是领会数据库系统的构成、DBMS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ER模型、关系模型和掌握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的措施。内容中的难点是理解数据模型概念。【重要考点】掌握从E-R图导出关系模型的措施。重点是领会数据库系统的构成1.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数据库系统2.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模型(实体的完整性,参照的完整性,顾客定义的完整性),关系模式,关系,元组,属性,字段,域,值,主关键字等。3.关系运算基本概念:选择运算,投影运算,连接运算。4.SQL基本命令:查询命令,操作命令。5.Access系统简介:(1)Access系统的基本特点(2)基本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宏与代码(二)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考试规定】掌握创立数据库的两种措施,表是有关特定主题数据的集合,是数据库存储数据的基本对象。创立表首先要确定表中需要的字段,确定字段的数据类型和大小。Access提供了多种创立表的措施,规定掌握运用表设计器创立表,及采用“导入或链接”措施从外部数据源获取数据创立表的操作。字段是表中存储数据的基本单元,规定考生可以设置字段的属性,创立表之后,对表构造的修改(增长字段、删除字段、更改字段名、更改字段的数据类型和更改字段的属性);在使用数据库中,大量的是对表中数据进行增、删、查和改等操作,规定掌握上述针对表的构造和表中数据的多种操作。每个表都应当有一种主键,以便惟一标识记录,这也是创立关系所必需的。规定搞懂“自动编号主键”、“单字段主键”和“多字段主键”的概念。Access中对主键自动设置索引,假如要想根据某个字段或多种字段的值迅速查找记录,就需按这些字段建立索引,规定掌握创立主键和索引的操作措施。为了创立查询、窗体报表,以便显示多种表中的数据,就必须创立关系,规定考生搞懂Access中关系的参照完整性,掌握创立关系和实行参照完整性的操作措施。【重要考点】1.创立数据库:(1)创立空数据库(2)使用模板创立数据库2.表的建立:(1)建立表构造的措施:使用表设计器、建立空数据表、导入外部文献(2)设置字段属性: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格式、输入掩码、默认值、有效性、索引等属性的设置(3)输入数据:直接输入数据,获取外部数据3.表间关系的建立与修改:(1)表间关系的概念:一对一的关系、一对多的关系和多对多的关系(2)建立表间关系(3)设置参照完整性、级联更新、级联删除和联接属性4.表的维护:(1)修改表构造:添加字段、修改字段、删除字段、变化字段次序及修改字段属性等操作(2)编辑表内容:添加记录、修改记录中的字段值、删除记录、复制记录等操作5.表的其他操作:(1)查找数据、替代数据、汇总记录等操作(2)排序记录、筛选记录等操作(3)隐藏/取消隐藏字段、冻结/取消冻结字段操作(4)文本格式设置(5)数据宏的建立、修改、删除(三)查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