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自评1.培训需求的来源就个人层面,主要通过:错误A.岗位评估和员工个人品质两个方面综合考虑B.绩效评估和员工个人发展两个方面综合考虑C.能力评估和员工个人学历两个方面综合考虑D.态度评估和员工个人素质两个方面综合考虑2.现代需求调查是:正确A.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的需求调查B.基于岗位能力模型的需求调查C.基于业务能力模型的需求调查D.基于管理能力模型的需求调查3.培训矩阵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具首先它是:正确A.图表式动态管理工具B.图列式静态管理工具C.函数式虚拟管理工具D.菜单式需求管理工具4.纳税过程中出现众人的不满,在政治上这叫:错误A.不作为B.渎职C.“懒政”D.犯众怒5.站在讲台上特有成就感,喜欢自己发挥是:错误A.“李鬼”式培训师B.长着“三寸不烂之舌”的培训师C.“死要面子”的培训师D.“大学讲授”式的讲师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量化培训体系第一讲培训管理概述培训管理概述第二讲培训常见的误区培训常见的误区第三讲培训体系的构成培训体系的构成第四讲培训课程体系的建立培训课程体系的建立第五讲培训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培训需求培训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培训需求第六讲静态与动态培训需求管理(一)静态与动态培训需求管理(一)第七讲静态与动态培训需求管理(二)静态与动态培训需求管理(二)第八讲静态与动态培训需求管理(三)静态与动态培训需求管理(三)第九讲静态与动态培训需求管理(四)静态与动态培训需求管理(四)第十讲培训需求量化及意义培训需求量化及意义第十一讲内部培训师的培养与管理内部培训师的培养与管理第十二讲外部培训师的甄选与KPI管理模型外部培训师的甄选与KPI管理模型第一讲培训管理概述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量化培训管理体系有两个要点:以需求为导向;量化培训。在我们国家的经济管理当中也存在着两种导向,第一种是毛泽东年代推行的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没有任何独立性,完全依附于政府和其所在单位。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个人对单位的依附,就像单个蜜蜂离不开蜂群一样。我刚好赶上了计划经济的晚期,1981年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刚刚进大学的时候每个月由学校给我们分发26斤的粮票。到了1985年毕业的时候,那些粮票只能拿来换鸡蛋了,慢慢退出了市场。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个家庭每个月的基本生活几乎都要粮票,吃大米、吃猪肉要粮票,买衣服要布票,买白糖要糖票,甚至买喂猪用的米糠都要糠票。所有的市场都是通过计划分配的票据进行严格管理,所以很多人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后来到了邓小平年代开始推行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当中商品流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物质生活方面只要有钱,几乎什么都能买得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者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两种模式比较而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当中,毫无疑问市场经济管理模式更有活力。培训管理的两种导向:一种是以计划为导向的培训管理模式;一种是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管理模式。【案例】有一次我在一家公司做内训,培训过程当中,一个工厂的主管过来跟我说:“许老师,我向您请教一个问题。”我说:“什么问题?”他说到:“我们公司那几个搞培训的人像不像饭桶?”虽然用语比较无礼,我还是继续问他:“为什么叫人家饭桶呢?”他说:“我实话告诉你,我前年就已经加入了公司,三年过去了那些做培训的人还在推行与三年前相同的课程。他们推的那些课程内容已经不是我想要的了,但是我需要的培训课程他们又没有。”这个小案例中反映的问题就是供需脱节,类似这种培训管理模式可以统一总结为以计划为导向的培训管理模式。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企业的培训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来的培训计划和培训课程。虽然案例中的主管说话有点过激,却也真实地反映了工厂中存在的培训问题。培训的接受方在认定不需要这种培训课程之后,采取了消极被动地抵抗策略,所以培训主管会觉得很难在员工当中推行自己的培训计划,归根结底就是你所做的计划并不是员工真正需要的。下面的员工通常找借口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