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八问《新经济导刊》2001年8月号——引言龙莹莹今年年初从香港聘请来担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的史美伦女士烧的第一把“大火”大概是独立董事制度。然而,令史美伦万万没想到的是,独立董事制度甫一出台,就遭到了多方猛烈的抨击。厉以宁、张维迎等经济名家斥之为“麻袋上绣花”,还有学者称之为“花瓶董事、人情董事”,舆论里也是叫好的少,批评的多。这个被证监会寄予厚望的新制度莫非要被扼杀在摇篮里?史美伦的独立董事这把火肯定要“烧”到底。7月16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他们是来自全国多家上市公司的104位独立董事。从16日到20日,他们在这里参加由中国证监会委托清华举办的第一期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培训班。中国证监会的副主席史美伦女士和其他的中国证监会官员亲临了这届培训班的开幕仪式。史美伦在开幕仪式上说,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能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而且独立董事所具有专业知识及独立判断,能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有利于公司的专业化运作,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围绕着培训班,记者展开了一系列的采访。我们关注独立董事制度,因为它是公司治理结构改变的第一步;我们关注公司治理结构,因为它决定着上市公司质的飞跃;我们关注上市公司质的飞跃,因为它是整个资本市场质量之核心。那么,我们要问:独立董事“独立”吗?“活雷锋”牌的独立董事能坚持多久?独立董事能使权力得到制衡么?国企的问题独立董事能解决多少?独立董事的“瘦身”能扛起多少责任?谁有资格做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制度一刀切行不行?独立董事是上市公司的专利吗?受访独立董事: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凤凰光学(600071),用友软件(600588)独立董事项兵: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项目主任,香港润迅(989)独立董事,内地粤美的(0527)、秦川发展(0837)、深天马(0050)和飞亚达(0026)独立董事。王彦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世纪光华(0703)独立董事林柯: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兰州民百(600738)公司独立董事顾钧: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上海大众(600611)和东方通信集团(600776)受访相关专家:冯兆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副总经理朱武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葛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任郭美光:渣打银行(新加坡)联席董事万川: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证监会作为证券市场的监管方,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从年初1月正式表态到5月提出实施《关于在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然而就在政策还没有落地的这短短几个月,据不完全统计,已然有204家境内上市公司迅速应声装备了314名独立董事,而且其中有102人在就读近日证监会主办、清华经管学院承办的培训课后获得了证监会颁发的独立董事资格认定证书。如果按此速度演变下去,到明年6月30日,独立董事一定能超过所需要的3000人次,因为即使只有1000人有独立董事资格,按照平均1人有精力和兴趣担任3家上市的公司的独立董事来算(现在身兼5家6家的独立董事也不在少数),就已经有了3000人次可以供上市公司选择了。到时没准会出现独立董事会任上市公司择优录用的情形。既然数量方面已不必再担心,那所虑就在于质量上了,因为独立董事实在是肩负重任。借清华培训之际,记者面访了5位独立董事,5位对独立董事关注的专家和企业人。果然,独立董事们对于独立董事的质量方面。综合所谈,最核心的问题主要有下面八个:一问:独立董事“独立”吗?独立董事,独立最关键。史美伦说,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使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监督公司经营管理、提高公司的绩效,保护股东的权益等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英国。独立董事的作用在于他能够独立决策而不受任何股东的局部利益牵制,从而立足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公正地把握公司的方面,对股东的权益制衡。目前独立董事制度在美英等国家非常流行。而独立董事的“独立”体现在他和大股东没有任何“重要关系”。为了保证这种独立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重要关系”的界定十分明确,而且独立董事必须由股东大会选举而生。我国目前股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