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辽宁省玉米病害发生现状及育种对策玉米是辽宁省的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我国加入WTO以后,作为我国重要玉米带的辽宁,在玉米育种、玉米种业和玉米生产等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随着辽宁省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玉米面积有所减少,但玉米年播种面积、总产量仍居辽宁省粮食作物之首。因此,玉米产量的丰欠直接影响到辽宁省农业、畜牧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可能受到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其中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是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据资料报道,全世界玉米病害约160余种,在我国约有40余种。其中为害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矮花叶病、粗缩病、青枯病和各种穗粒腐病等,其次还有纹枯病、褐斑病、锈病、炭疽病、茎基腐病和霜霉病等。近年来,东北和华北部分省份的玉米尾孢菌叶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的危害也日趋严重。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环境条件不同,因此各种病害的发生情况也有所不同。有些病害的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玉米产区都有发生,有些仅在局部地区发生或是发生的比较严重。辽宁省玉米生产上目前主要流行的病害主要有玉米丝黑穗病、黑粉病、青枯病、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灰斑病、大斑病和小斑病等。研究辽宁省玉米病害发生现状、流行原因和育种对策,对指导辽宁省玉米抗病育种工作,选育优质、高产、多抗和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重大意义。1玉米病害发生现状1.1土传及种传病害加重1.1.1玉米黑粉病玉米丝黑穗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在我国春玉米种植区普遍发生,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在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和西南丘陵地区发生也较严重,一般田间发病率2%~8%,重病田发病率高达60%~70%,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由于丝黑穗病直接导致果穗被害,因此,它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20世纪70年代,对辽宁、吉林、河北、四川等9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每年因丝黑穗病损失粮食达3.25亿kg,80年代以来,这一病害基本得到了控制,但近年来,随着一些不抗病品种的推广或病菌致病力的变异等原因,玉米丝黑穗病又死灰复燃,最近3年,在辽宁省沈阳、辽阳、铁岭、阜新等地大面积发生,尤其以2002年最为严重,发生地区广、面积大,发病率高,个别地块病株率高达80%,农民反映强烈,市场纠纷不断,应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病原菌生理分化的研究及抗病育种工作。玉米瘤黑粉病又称玉米普通黑粉病,在我国普遍发生,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近年来,辽宁省各地瘤黑粉病发病也呈逐渐上升趋势,对生产影响很大。由于病菌侵染植株的茎秆、果穗、雄穗、叶片等幼嫩部位,所形成的黑粉瘤消耗大量的植株养分或植株空秆不结实,可造成30%~80%的产量损失。由于该病越冬场所复杂,土传、种传、风、雨和昆虫传播,有多次再侵染,防治比较困难,各种措施都有局限性。因此应加强防治措施研究,防止该病大规模流行。1.1.2玉米青枯病该病在辽宁省各玉米种植区均有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病害侵染植株近地表的茎节,导致营养和水分输送受阻,茎秆腐烂。若玉米在灌浆阶段遇到较大降雨并且雨后暴晴,茎腐病则发病严重。一般年份,田间病株率为5%,在条件适宜年份,一些品种田间病株率高达20%以上。病株籽粒灌浆不足,造成减产。由于该病的病原菌种类繁多,侵染途径有异,要想在根本上解决这一病害,还需做大量的研究工作。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1.1.3玉米顶腐病徐秀德等(2000)报道,由串珠镰孢亚粘团变种侵染引起的一种玉米新病害顶腐病,近年在我国北方玉米带时有发生,局部地区发生严重。1998年在辽宁阜新调查发现,该病发生面积达4万hm2,占当年阜新玉米种植面积的1/3。一般发病率为7.1%,重病田发病率高达31%。此外,在山东、吉林、黑龙江等省也有该病发生,并有逐渐加重流行趋势。因其苗期发病,并可以造成死苗,因此对玉米生产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