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钢筋保护层施工的几个改进措施王皓平(中铁二十一局成渝高速公路复线(重庆境)项目重庆璧山402760)摘要:针对桥梁墩柱施工时钢筋保护层的不规范性,提出了控制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意义及施工时的控制措施,并在施工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词:墩柱施工钢筋笼保护层引言近年来,在工程实践中,由于钢筋保护层厚度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与施工,尤其在施工方面,出现钢筋保护层厚度或大或小的现象,导致混凝土构件或结构质量问题出现较多。因此,应加强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1控制钢筋保护层的意义钢筋保护层简单说来就是指包裹在钢筋外面的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其厚度为钢筋边缘至混凝土边缘之间最小的距离,当图纸中未注明时,保护层厚度一般指主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外面的粉刷不作为保护层厚度。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按环境类别、构件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做出了规定,以及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并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也专门做出了规定。归纳起来,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1.1对结构的承载力的影响在结构计算中,钢筋混凝土构件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承受外力的。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为了简化计算,一般只考虑混凝土承受压应力,而拉应力全部由钢筋来承担。对于受力构件截面设计来讲,受拉钢筋离受压区越远,其单位面积钢筋所承受的外部弯矩也越大,这样钢筋发挥的效率也就越高;如果受拉钢筋离受压区越近,即钢筋保护层越大,截面有效高度减小,其单位面积钢筋所承受的外部弯矩也就越小,不但不能充分发挥钢筋的力学性能,而且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也将大大地降低,重者会发生重大事故。2.2对维持受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力的影响混凝土与钢筋之所以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来承受外力,关键在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粘结锚固强度。粘结锚固是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抵抗外力作用的基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依靠粘结锚固力来传递应力,协调变形。如果要保证受力钢筋与握裹层混凝土之间有必要的粘结锚固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握裹层的厚度,混凝土握裹层越厚,则握裹力越大,反之越小。一般情况下,受力钢筋到构件中性轴间的距离容易满足,但受力钢筋的外边缘到混凝土构件表面之间的距离(亦称之为钢筋保护层)则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证。试验研究表明,钢筋保护层可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强度,防止相对滑动,如果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太薄,可能使钢筋外围混凝土产生径向劈裂,使粘结强度降低,将影响结构安全。所以必要的厚度可以保证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砼对钢筋的握裹力,使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工作。3.3保护钢筋不发生危及结构安全的锈蚀,保证结构在设计年限内的安全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混凝土结构应是非常耐久的。直到7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才逐渐发现原先建成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一些环境下出现过早损坏。美国许多城市的混凝土基础设施工程和港口工程建成后不到二、三十年甚至在更短的时期内就出现劣化。根据一项调查表明,我国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普遍较差,不少混凝土结构不能保证在5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有的使用功能和承载能力。国内大多数工业建筑物在使用25~30年后即需大修,处于严酷环境下的建筑物使用寿命仅15~20年。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室外阳台、雨罩等露天构件的使用寿命通常仅有30~40年。桥梁、港工等基础设施工程的耐久性问题更为严重,许多工程建成后几年就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强度偏低、抗碳化能力不强、保护层厚度偏小和一般使用单位缺乏合理的维护检修等。为了确保钢筋在设计年限内不发生危及结构安全的锈蚀现象发生,从结构设计角度来讲,除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外,适当地设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值也是一项有效的措施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的碱性环境使包裹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