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省发展改革委二○○九年十二月—1—目录前言………………………………………………………………(5)第一章发展基础…………………………………………………(5)第一节发展现状………………………………………………(5)第二节发展优势………………………………………………(7)第三节面临挑战………………………………………………(9)第二章总体要求…………………………………………………(10)第一节总体思路………………………………………………(10)第二节基本原则………………………………………………(11)第三节发展目标………………………………………………(12)第三章产业发展…………………………………………………—2—(14)第一节主导产业………………………………………………(14)第二节产业链条………………………………………………(17)第三节空间布局………………………………………………(18)第四章产业循环…………………………………………………(21)第一节项目选择………………………………………………(21)第二节园区建设………………………………………………(23)第三节技术创新………………………………………………(24)第五章环境保护…………………………………………………(26)第一节生态建设………………………………………………(26)第二节矿区治理………………………………………………(27)第三节清洁生产………………………………………………—3—(28)第六章支撑体系…………………………………………………(28)第一节基础设施………………………………………………(29)第二节勘探开发………………………………………………(29)第三节协作整合………………………………………………(30)第四节改革开放………………………………………………(30)第五节制度保障………………………………………………(31)第七章政策措施…………………………………………………(31)第一节财税政策………………………………………………(31)第二节金融政策………………………………………………(31)第三节投资政策………………………………………………(32)第四节价格政策………………………………………………—4—(32)第五节资源政策………………………………………………(32)第八章规划实施…………………………………………………(33)第一节分工合作………………………………………………(33)第二节责任主体………………………………………………(34)前言今后十年,是陕西建设西部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陕南突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陕南丰富的生物、矿产和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和壮大陕南循环经济产业,促进全省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划。—5—规划范围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市,面积7.0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4.12%;2008年末总人口854.2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22.8%。规划期为2009—2020年。本规划是指导陕南加快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安排区域生产力布局、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制定支持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政策的基本平台。第一章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陕南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也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第一节发展现状(一)经济增长步伐加快。“十一五”以来,陕南三市经济增长逐年加快,2006年GDP增长10.4%,2007年增长12.6%,2008年增长13.9%,达到760.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6.64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8年增长23.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4.3%,比全省平均增长水平分别高3.9和5.8个百分点。(二)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2008年,陕南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4.9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3.59%。装备制造、有色冶金成为突破发展的重要支柱,有4户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10户达到10亿元以上。现代中药、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