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镜湖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调查处理预案(试行)一、目的和依据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物中毒事件的危害,迅速查明中毒原因,及时有效地抢救中毒病人,控制中毒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安徽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安徽省食物中毒处置技术方案》、《芜湖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以及《芜湖市食物中毒事件应急调查处理预案(试行)》,制定本预案。二、基本原则食物中毒事故应急调查处理要做到: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有效、减少损失,依靠科学、加强合作。要提高全社会防范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的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对可能引发食物中毒事故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调查、早处理。食物中毒事故应急调查处理实行市、区两级负责。发生严重或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时应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按照预案规定的职责开展工作。三、食物中毒定义与分类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一)食物中毒定义: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二)食物中毒分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食入细菌性中毒食物(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通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季节,一般5~10月份最多,发病率较高但病死率较低。分为两种类型:⑴感染型:由病原菌直接引起的中毒;⑵毒素型:由病原体产生的外毒素或内毒素引起的中毒。2、真菌性食物中毒:食入有毒真菌污染的食物(被有毒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中毒。有一定的地区性和季节性,随真菌繁殖产毒的最适温度不同而异。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真菌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3、动物性食物中毒:食入动物性有毒成份的食物(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物或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大量有毒成分的动物性食品)而引起的中毒。4、化学性食物中毒:食入有毒化学成份的食物引起的中毒。季节性、地区性不明显,发病率、病死率一般都比较高。包括以下四种:⑴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⑵误作为食品、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⑶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以及超量使用第3页共17页第2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7页食品添加剂的食品;⑷食物成分发生有毒化学变化的食品。5、植物性食物中毒:食入植物性中毒食品而引起的中毒。季节性、地区性比较明显,多散在发生,发病率较高。包括以下三种:⑴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及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⑵在加工过程中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大量有毒成分的可食的植物性食品。四、部门职责(一)卫生行政部门: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食物中毒事故应急调查处理预案,成立食物中毒事故调查处理领导小组,由卫生行政部门主要领导担任组长。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一般性食物中毒调查和处理,组织医疗卫生机构救治中毒人员等工作,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报告,在发生重大食物中毒时有权建议县(区)政府是否启动本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等;负责汇总和分析本县(区)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情况和处理结果,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完成县(区)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订、修订本级预防食物中毒的监测、预警、报告工作的技术方案;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上报监测结果,分析本地区可能存在食物中毒的隐患,提出预警建议;组织成立食物中毒调查组,负责辖区内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