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JIAOLUNTAN高教论坛高校英语学科发展的国际化趋势田振江摘要:新一轮的英语基础教育和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对高校英语学科发展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深刻理解我国英语教育改革和认真了解、总结国外发达国家英语发展宝贵经验的基础之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英语专业发展方向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走国际化道路。关键词:学科发展;英语改革;英语专业;国际化随着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综合国力的提升,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因此带来的各领域国际化发展的趋势,高校英语学科的发展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关注的焦点一是公共外语教育的“高投入”和“低回收”的不平衡问题;二是英语专业专业特点的日益模糊问题。由此引发的新一轮的英语基础教育和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成为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对高校英语学科发展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深刻理解我国英语教育改革和认真了解、总结国外发达国家英语发展宝贵经验的基础之上。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1.新一轮的英语教育改革1.1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标志就是教育部关于《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颁布和实施,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有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教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者简介:田振江(1973-)男,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获呼伦贝尔学院教学能手称号,呼伦贝尔学院第三届中青年教师技能大赛1GAOJIAOLUNTAN高教论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英语课程整体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承担着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的任务。改革所预期最重要的结果是人与人在英语学习要求,地区与地区之间学生英语标准的差异。英语标准的决定取决于英语使用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国际化程度强,经济发展高的上海市对于高中英语的要求的标准一定不同于西部边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小城;在同一个城市里的学生,由于个人的发展需求不同,对于英语学习的标准要求也不会完全一致。不搞一刀切,符合人的发展,也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应遵循的原则。1.2高等学校英语教育改革1.2.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办公厅在2004年4月1日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标志着新一轮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开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听说能力,重视阅读理解训练和基本的翻译和写作能力,广泛采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的有效改革,开展个性化学习,与中学英语教学有机衔接,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提出不同要求,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发展,传承中外优秀文化,增强人文和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完善现有的测试与评价体系,尤其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言应用能力发展情况的检测,优化各种教学资源,鼓励学科之间和学校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同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既要有前瞻性,又要顾及现实。《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与原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不同之处在于:教学目标、侧重不同教学要求层次不同教学模式不同评估方式不同《大纲》读写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