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湘教版音乐三下《剪羊毛》WORD版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唱歌曲《剪羊毛》。2、能用各种身势参加歌曲表现。二、过程与方法能积极参加表演,从中感受劳动的愉快和丰收的喜悦。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同学对劳动产生兴趣,真正地喜爱和热爱劳动。教学重点:引导同学在“听、唱、拍、跳、、、、、、”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各种劳动的场面,体验劳动的喜悦感。教学难点:会唱歌曲《剪羊毛》,激发同学真正地喜爱和热爱劳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劳动的人们”——附点节奏学习1、律动听音乐《劳动最光荣》进教室。2、导入师:刚才同学们听到了什么歌曲?生:《劳动最光荣》。师:劳动可以制造美好的一切。为了生活,人们辛勤地劳动着。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劳动的人们,你看他们在干什么?3、附点节奏学习引导同学看图片、讲内容、读儿歌。工人叔叔敲铁锤,叮叮.叮咚,农民伯伯割稻子,嚓嚓.嚓嚓;司机叔叔开汽车,嘀嘀.嘀哒;环卫工人在扫地,刷刷.刷刷。二、“参加劳动的过程”——学唱《剪羊毛》1、导入师: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澳大利亚人民劳动的歌曲,我们大家先一起欣赏一遍,你们认真的听一听澳大利亚的人民在做什么劳动呢?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2、初听歌曲3、练习剪羊毛节奏师:同学们,你们也想剪羊毛吗?让我们也一起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吧!剪羊毛节奏:2/4x0|x0|xx|x0||4、学唱歌曲(1)用“lu”哼唱。师:这真是一派欢乐的景象。不管是男女老少,你说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用“lu”中速地唱一遍。(2)分组找附点节奏,唱乐谱。师:这首歌中有一个刚才我们练习了的节奏“x.x”出现了很多次,你注意到了吗?请各组分别找一找,并唱一唱。(3)集体跟旋律唱谱。(4)引导质疑。师:剪羊毛可真有意思,但我在平常的生活中就没见过,你们呢?对这项劳动还有什么问题吗?(5)再听歌曲,引导同学听词。(6)同学轻声读歌词,解决质疑的问题。(7)老师(出示图片)简介澳大利亚。(8)同学轻声跟唱歌词。(9)分组互相纠错。第一组唱第一句,第二组唱第二句、、、、、、提出难点,互相帮助。6、演唱歌曲分组用剪羊毛的动作和声音(嚓)为歌曲伴奏。7、演唱《剪羊毛》与参加表演师:澳大利亚的人们开始剪羊毛了。让我们用愉快的声音来表现他们劳动的情景,各组同学准备好,剪羊毛开始了。三、“享受劳动的欢乐”----课堂总结今日,我们学习了澳大利亚歌曲《剪羊毛》,充分感受了劳动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自豪,我们懂得了劳动能制造幸福的生活,劳动可以制造生活,可以制造财宝!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双手去制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老师也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让我们同唱歌曲《剪羊毛》结束今日的音乐课。附送:2024-2024年湘教版音乐三下《剪羊毛》教案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指导同学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在较高音区演唱。同学能基本准确地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表达出愉快活泼的情绪。2、知识目标:通过节奏排列的练习,培育同学进行节奏训练的兴趣和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和风格,用动作表演歌曲。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知道音乐和生活、和劳动密不可分,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劳动的意义。教学重点: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给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在歌唱中准确的把握附点八分节奏,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2、初步唱会歌曲《剪羊毛》。教学难点:1、歌曲中附点八分节奏的演唱。2、用愉悦、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1、听音乐,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2、导入:师:同学们,前天是什么节日啊?(同学答: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因为人们用劳动制造了美好的生活。今日老师见到你们一个个都这么可爱,坐得端端正正的样子特别有精神,那我们现在来猜个谜语好吗?两脚弯弯细又长,一张嘴巴明晃晃,不吃米面不吃菜,单吃布匹和纸张。谜底(剪刀)师:看,这是一把美丽的剪刀。3、认识八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和节奏。师:剪刀不仅可以剪东西,而且还可以剪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