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首都北京》WORD版教案1教学内容:首都北京P10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能力目标:了解北京悠久的历史和现代都市风貌。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知道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通过上网、看报、听新闻和看电视等方式,收看近期有哪些重要会议正在召开,北京还有哪些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和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最近,首都北京有哪些国际友人来访,有哪些国际性重大活动等。2、广泛搜集反映北京古城与新貌的照片、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北京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向往的地方。2、提问: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和我国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首都是祖国的心脏?让同学自由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首都是国家政治中心;首都是国家文化中心;首都是国际交往中心。3、同学分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分别阅读教材第10页至12页,选择与本小组探究问题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4、引导同学汇报沟通。为什么说首都是国家政治中心?从哪些方面能看出首都是国家政治中心?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国家领导人在北京办公。党和国家许多重要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都在北京进行。为什么说首都是国家文化中心?高校,中央电视台和春节联欢晚会,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京图书馆,北京军事博物馆。为什么说首都的国际交往中心?各国驻中国大使馆,中国外交部,国家元首来访,国际间友好合作。5、引导同学探究北京古城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风貌。提问: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历史文物古迹,反映了哪些丰富的历史?北京有哪些具有现代大都市的时代特色?让同学互相沟通。板书:政治中心2、首都北京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附送:2024-2024年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黄河东流水》WORD版教案3一、教案背景:1、面对同学:学校学科:品德与社会2、课时:第二课时3、同学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2)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二、教学课题1、通过看黄河流域图、黄河景观图、标识两岸文物古迹所在地,培育同学的识图能力,进展同学的空间思维。2、通过沟通收集资料、整理老师提供资料的并完成任务等活动,培育同学收集整理并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深化了解黄河,掌握认识河流的一般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的欣赏,激发同学热爱母亲河、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三、教材分析黄河东流水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沿着江河走下来》中的话题。本课由两个话题组成,前一个话题是黄河东流水,主要围绕黄河进行了介绍。另外,还安排了抗洪英雄李向群的故事。两个话题共同讲述了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黄河、长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此激发同学对母亲河的热爱和保护。教学重点:通过识图,了解黄河流域和两岸文物古迹,认识黄河,激发热爱黄河的热情。教学难点:能看懂景观地图,在上面找出黄河的相关特征。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同学课前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四、教学方法:五年级的孩子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对于祖国的地形地势,对于黄河的所知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他们很容易被黄河的气概磅礴、源远流长所感染,只要引导得当,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情感的共鸣,是会自主学习好关于黄河东流水的这节品社课的在本课教学时为了突破难点,我搜索了许多有关黄河及两岸风景名胜的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生动再现黄河的磅礴气概以及两岸的文物古迹,使同学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它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独特魅力五、教学过程:(一)、沟通收集资料,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爱唱歌吗?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激情澎湃的歌曲,作为礼物,大家想不想一起去欣赏一下?欣赏《保卫黄河》)2、歌曲的名字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