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审计工作提升途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有诸多方面发展得并不协调,需要审计来加以处理。审计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复杂性。近年来农村审计工作逐渐得到了重视,提高农村经济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是必要也是必须的,文章正是基于此方面考量,对农村经济审计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为农村审计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思路。1、现阶段农村审计存在的问题1.1农村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现阶段,我国已经颁布了关于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审计法,但其适用对象主要为国家行政、企事业单位,对于农村的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在我国的法律中没有对农村审计工作进行明确的说明,一些条例也都是区域性的,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很多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明和规定,这就直接导致了审计工作解决措施的滞后性,即便有了解决之道在落实上也大打折扣。监督检查农村审计工作的机构或部门也相对缺乏,再加上农村经济的经费本就存在一定的缺口,凡此种种使得审计工作乱象丛生,农村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就无从谈起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是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1.2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于提高。关于农村审计人员素质低的问题可谓老生常谈了,其会直接制约审计工作的发展与进步。从总体上来说,很多农村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集中表现在知识不够全面、系统,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甚了解。而提升素养的有效途径———培训工作也不到位。有的审计人员的学历并没有达到相关要求。所以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问题是亟待提高的。1.3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缺乏支持。广大农民群众和村干部没有支持审计工作也是影响农村审计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审计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没能得到农民群众的配合,第1页共3页有的群众甚至会出现负面情绪,这无疑会极大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的村存在的一些违法乱纪问题也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乱,这也对审计工作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问题远远不只出现在农民群众上,很多村里的领导干部也对审计工作避之不及,审计工作想要有效展开难上加难,领导干部很多都没能起到良好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上种种问题使农村经济审计工作的展开举步维艰,也使原本就复杂的审计工作更为困难,审计工作的基本程序无法正常进行。2提高农村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2.1加快农村审计立法。要尽快制订并实施具有权威性的农村审计条例,与之相关的审计取证、报告、档案管理等也要有所规定。相关部门也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听取各方建议,制订相应的审计实施细则和办法,这样农村审计工作就能做到有法可依。另外,还要做好审计工作的宣传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农民群众之所以没有积极配合,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农村审计工作为何物。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来加大对农民群众宣传审计工作的力度,让他们能够了解审计、接受审计,这样对于审计工作的开展是大有裨益的。不仅如此,村镇领导干部也要提高对农村审计工作的认识,进而以自身去影响农民群众,使审计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2.2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衡量审计工作的好坏最为重要的标准就是审计质量,而要想切实提升审计质量,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是有效途径。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符合地区情况的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案,运用恰当的方法来加以实施,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必须要规范农村审计工作程序,做到依法办事。2.3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对于审计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低的问题,较为有效的解决措施是培训。通过培训,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审计工作的质量得以提升。与培训相匹配的是考核,可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可给一定次数的机会,但对于素质较低的人员要淘汰,这样审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切实提升。另外,作为审计工作人员必须对本职工作的有关条例有所了解,认识第2页共3页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工作中不得出现违法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