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补充细则VIP免费

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补充细则_第1页
1/38
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补充细则_第2页
2/38
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补充细则_第3页
3/38
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补充细则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3年9月目录1总则........................................................................................................................12建筑设计与热工设计................................................................................................23结构设计..................................................................................................................134空调通风系统设计..................................................................................................145给排水系统设计......................................................................................................166电气系统设计..........................................................................................................20附件一技术要点自查表..........................................................................................26附件二提交资料自查表..........................................................................................331总则1.1为了推动海南省绿色建筑的发展,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建设,重点推动政府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积极引导其他公共建筑建成绿色建筑,特制订本补充细则。1.2本补充细则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海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试行)》DBJ46-024-2012,结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3的要求,遵循适宜性和低成本的原则进行编制。按照本细则进行设计,可认为设计阶段达到绿色一星级设计标识的要求。1.3本补充细则适用于海南省新建公共建筑绿色设计及审查工作。2建筑设计与热工设计2.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技术要点】1规划及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减少对原有场地的环境改变,避免因场地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景观产生破坏;2当因建设开发确需改造场地内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环境状况时,在工程结束后应进行生态复原。2.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符合国家和海南的相关安全性规定。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技术要点】1建筑的选址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规定,应避开各种危害和危险源;2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3进行土壤氡浓度检测,确认场地内无含氡土壤的威胁,选址周围土壤氡浓度符合国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2.3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技术要点】1确定场地范围内存在的污染源,主要包括:易产生噪声的运动场地,易产生烟、气、尘、声的餐饮、锅炉房和垃圾转运站等;2场区内部产生的水、气、声、固废等污染,应经过净化处理,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后排放;3设计文件应根据环评报告中推荐隔离污染源的方法,采用合理的方法或措施;4有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空气污染的房间应远离有安静要求、人员长期工作的房间或场所,当相邻位置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2.4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夏季及过渡季节自然通风。【技术要点】1建筑总平面布局必须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宜采用行列式、自由式或采用“前低后高”和有规律地“高低错落”,促进建筑自然通风;2当建筑布局不利于夏季和过渡季节自然通风时,可利用树木的合理布置诱导气流,加强建筑的自然通风;3当建筑呈一字平直排开且体形较长时(超过30m),应在适当位置设置过街楼以加强自然通风效果;4利用穿堂风进行自然通风的建筑,其迎风面与夏季最多风向夹角不应小于45°。2.5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技术要点】1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定量分析风压和热压作用下不同区域的自然通风效果。合理确定边界条件,基于典型的风向、风速进行建筑风环境模拟,并且达到下列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补充细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