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融资租赁业务解析一、船舶融资租赁(一)中国船舶租赁市场现状改革开放30年以来融资租赁引进二十多年以来,我国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船舶租赁市场,基本上还是最传统的船舶融资方式----银行借贷,虽然政府为鼓励船舶出口和满足市场的运力需求出台了一系列船舶融资政策与产品,但终因占有率低、准入门槛高和经历了97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的航运冬天,作为当前市场的主要融资机构的银行对航运的谨慎态度造成船舶融资的渠道狭窄而单一。在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公司经列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大起大落后,随着五家银行背景的金融租赁公司获批,商务部也随之批准了若干家合资的融资租赁公司。一时间资产融资租赁成为新宠,都高调要进入飞机、船舶、等大型设备的租赁市场。但这一次租赁市场是持续繁荣还是昙花一现尚待商榷。其根本原因来自于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融资渠道的解决方式。船舶融资租赁只是船舶融资的途径之一,关于船舶融资途径在后面笔者将有详细论述。在船舶融资租赁中各个参与者介入船舶租赁交易程度不同,所处地位不同,但大致可以归为:船舶资产供应商;船舶资产所有人;船舶资产使用人;船舶资产需求人,这些方面的因素存在恰好组成了船舶融资租赁的基本要素。但如果建这些要素为单独为主体在当今的融资环境中都难于独自完成船舶融资,这样就为租赁公司推出船舶融资租赁产品提供了广阔的试产需求,在以往可以说中国船舶融资租赁业务几乎是一个空白,只有工行、进出口银行、建行、中行等少数银行推出过关于船舶融资的产品。而在航运企业之间的船舶光租租卖的方式随着经济发展而由航运企业之间在民间盛行,浙江和福建东南沿海已经有了成熟的模式,只是在船型和资金规模上受到限制。中国造船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为船舶租赁市场提供了充足的租赁资产,,另一方面则是船东企业身处高额债务而无法再次融资的困境。航运业者受利益驱动希望获取船舶增加和改善运力,而不在乎船舶资产的所有者是谁,只要运力在掌握之中。这种需求的特性恰恰符合融资租赁的所有权与占有使用权分离的最基本原则。成为船舶融资租赁的存在基本条件。再从船舶资产供应商;船舶资产所有人;船舶资产使用人;船舶资产需求人等几个基本要素分析入手逐一分析:1、船舶供应商:国内的供应商基本表现为船厂的形式,在这一波航运高峰期间船厂是对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向船东销售船舶不太感兴趣,但航运的周期性决定船厂在航运市场低谷期内船厂必然选择这船舶融资租赁的销售功能来完成销售。并且对船厂来说面对专业化的租赁公司要比面对单个船东所承受的风险要小得多。2、船舶资产所有人: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船东,专业化经营的船东在面临资产利润率稳定的市场时,扩大利润总额的途径就是扩大资产规模,融资租赁取得船舶资产不会提高它的资产负债而且具有加速折旧的税务优惠,租赁公司也会对其专业化经营经验的认可,愿意以资产租赁的方式将船舶投资到船东,再加上船东一般都经历过船舶光租租卖这种与船舶融资租赁在操作和融资功能上有相似之处的方式,合作空间极其广泛。3、船舶资产使用人:国内的船舶使用人表现为租船公司、船舶代理公司、船务公司、货运代理公司等形式,从其经营方式上讲它们只是以船舶资产为经营核心的航运中间业务服务提供者。但由于长期为船舶提供服务,掌握了大量的航运产业上下游资源造成其对上游----船舶资产的需求,来满足其追求更高利润。这类公司最大的瓶颈是资产规模小、没有什么实物资产可以去银行等金融机构做融资。船舶租赁的所有权与占有收益权的分离造成租赁公司考核承租人侧重于租赁物交与承租人之后是否能够如期全部收回租金,看重的是承租人用租赁资产的盈利能力,对船舶资产使用人来说正好扬长避短所以乐于接受船舶融资租赁的融资方式。4、船舶资产需求人:是以船舶为载体完成经营活动的业者,由于业者开展经营活动位于海(水)上,船舶是其经营活动的基本载体,船舶运营的效益在整体经营效益占比较小,但其他的效益来源必须依托船舶这个载体。具体是如疏浚公司、海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公司、需海运的超大型设备制造商、港口特殊作业、海洋考察、航政/渔政管理、海洋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