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金属铈》等38项标准工作会议纪要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稀土国家标准清理评价结果中修订项目计划”的安排及国家发改委“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和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文(行业标准计划)的安排,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6年7月21日~24日在宜兴市召开了《金属铈》等7项标准审定会、《钐钴永磁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等7项标准预审会及《农用硝酸稀土》等24项标准任务落实会。参加会议的有24个单位的33名代表,与会代表对各起草单位提出的送审稿、预审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同时会议对各起草单位提出的《农用硝酸稀土》等24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的具体方案也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落实了起草任务及安排了工作进度。会议纪要如下:A、《金属铈》等7项标准审定一、《金属铈》、《硝酸铈》、《钐钴永磁合金粉》上述3项标准由上海跃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1.与会代表认为根据国家标准委清理评价国标项目精神,《金属铈》、《硝酸铈》均为国标转为行标项目,为使企、事业单位能够准确了解上述2项标准各版本发布情况,应在标准前言中对其进行说明,同时删除前言中的国标代替号。会议采纳了该意见。2.对《金属铈》5.4条中表2的每批取样量进行了规范,使取样量的操作性更严谨。3.对《硝酸铈》中的磷酸根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补充,参照采用了GB/T16484.4的规定。4.与会代表认为《钐钴永磁合金粉》中第2章术语中的中、英文对应解释不规范,同时会议要求起草单位对术语中的中文解释进一步推敲、确认,并在此基础上规范相应的英文解释。二、《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精矿》、《钐铕钆富集物》上述2项标准由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1.与会代表提出《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精矿》表1中的“水分”,应作为单独考核指标,不属于非稀土杂质,故对表1中的表示形式作了相应处理。2.删除《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精矿》表1中的“注1”,因为分析方法的通用规则不应在标准中重复涉及。同时删除表1中的“注2”,因3.1条已对表1中的“注2”作出了说明。3.与会代表提出目前稀土企业均能对钆铽进行分离,因而《钐铕钆富集物》应删除“表1、表2”中对铽的考核指标,同时删除该标准中与铽有关的相关条款。4.《钐铕钆富集物》的表2为液体考核指标,但除了稀土总量的单位用克每升外,其余稀土元素的单位均用百分比表示。与会代表认为,这种表示方法不太规范,建议其余稀土元素的单位也用克每升表示,同时删除表2中“注”,会议采纳了此意见。5.对《钐铕钆富集物》中固态取样方法进行了规范,同时对液态取样方法进行了修改。鉴于目前各稀土厂家的液体取样情况,将5.4.2条修改为“将槽(罐)中液体充分混匀,由供需双方共同在供方取样,每槽(罐)取两份试样,每份试样不少于100mL,将所取试样转入混样瓶中形成批样,混合均匀后,分取4份试样。三、《金属钇》、《镨钕氧化物》上述2项标准分别由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和湖南升华稀土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负责起草。1.由于各生产厂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存在差异,因而一些代表建议将《金属钇》表1中174030牌号的钙由0.02%调整为0.05%,氧由0.15%调整为0.3%,钽+钛+钼由0.05%调整为0.1%;174020牌号的钙由0.05%调整为0.15%。经过会议反复讨论及分析对比近期各厂生产及使用情况,会议采纳了该建议。2.会议对《金属钇》、《镨钕氧化物》的文字表述及条款表示等进行了规范。会议要求上述标准的起草单位根据会议形成的意见对标准送审稿做进一步修改后形成报批稿,并将报批稿于2006年9月中旬前报稀土标委会,以便尽快完成上报工作。会议代表认为上述标准达到了国际一般水平。B、《钐钴永磁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等7项标准预审一、《钐钴永磁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3项)、《钐钴永磁合金粉平均粒度的测定》1.与会代表认为《钐钴永磁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钐钴量的测定》中的重复性限未能覆盖测量范围,会议要求,起草单位补充低钐含量(15%),高钐含量(55%);低钴含量(45%),高钴含量(85%)的数据,同时补充相应验证数据,以便确定重复性限。2.《钐钴永磁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钙铁量的测定》应补充添加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