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纲历史必修三第1课:1、“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意义(简单运用);2、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及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综合运用);3、老子和韩非子的学派及思想主张(识记);第2课: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影响(理解);第3课:1、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理解);2、“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识记);3、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理解);第4课:明清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识记);第5课: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识记);第6课:1、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及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含义(简单运用);2、“文学三杰”(识记);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和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理解);第7课:1、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识记);2、法国、德意志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识记);3、启蒙运动的核心和启蒙运动的意义(简单运用);第8课: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综合运用);2、《九章算术》(识记);3、《授时历》(识记);4、《齐民要术》(识记);5、《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的作者、地位(理解);第9课:1、《诗经》(识记);2、唐诗繁荣的条件(理解);3、宋词中的婉约派和豪放派、元曲的代表人物(识记);4、明清小说的代表作(识记);第10课:1、汉字的演变脉络(识记);2、楷书、草书、行书的主要特点及书法家王羲之(识记)3、《清明上河图》(识记);4、京剧的出现(识记);第11课:1、伽利略、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主要贡献(理解);2、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理解);3、量子论的代表人物(识记);第12课:1、拉马克提出早期生物进化思想(识记);2、达尔文的进化论(简单运用);第13课:1、瓦特改制蒸汽机及蒸汽机的影响(识记);2、法拉第的贡献和电气革命的影响(识记);第14课:1、林则徐、魏源和《海国图志》(识记);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理解);3、维新变法思想的代表人物(理解);第15课: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理解);2、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文章(识记);第16课:1、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简单运用);2、三大政策(识记);3、提出新三民主义的时间、会议及新三民主义的作用(理解);第17课:1、“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理论的提出(识记);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综合运用);第18课: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识记);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解);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识记);第19课:1、“两弹一星”和“神舟”飞船飞行成功的意义(简单运用);2、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及其意义(简单运用);第20课:1、“双百”方针(识记);2、“文革”结束后,我国文艺学术繁荣的原因(理解);第21课:1、新中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识记);2、“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理解);第22课:1、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简单运用);3、20世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第23课:1、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2、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3、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代表作及作者(识记);4、19世纪印象画派代表作及作者(识记);5、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第24课: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一、考试目标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它旨在检测高中历史教学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落实情况,评估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达到普通高中历史教育目标作出基础性判断,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历史学科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业水平考试对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应努力实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