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区”导学案-----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把握导学案序号: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课型新课年级学科高二教师使用时间一课时主备叶兵参与教师李珊珊丁兰王学平备课组长签字学生高二学习小组学生预习时间学生组长检查记载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3.了解主要人物性格学习重点从人物的外貌描写中分析主要人物性格学习难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自主学习区(独学、预习)疑问、点拨导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调寄《临江仙》(要求背诵)激起兴趣基础知识《三国演义》简介《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从叙述的技巧,人物的刻划上,最具可看性的部分如刘玄德三顾茅庐,定三分隆中决策,诸葛亮舌战群儒,用奇谋孔明借箭,七星坛诸葛祭玄风,三江口周瑜纵火等。《三国演义》主要思想内容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三国演义》艺术成就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知识链接完成预习内容(1).作者是________,名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小说家。《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_________小说。(2).小说的思想倾向是_________。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对_________有所诋毁,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作小说的中心人物来描写。(3)、写出与下列情节有关的主要人物⒈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2.千里走单骑:_____________3.过五关斩六将:______________4.草船借箭:__________________5.三气周瑜:_______________6.七擒孟获:_______________7木牛流马:__________________8.单骑救主:_______________(4)、同学们课前完成“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舌战群儒”和“草船借箭”的典故整理合作探究区(对学、群学、展示)规律、困惑导读名著1.《三国演义》的形成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2.名著的影响(1)同学们板书展示出《三国演义》中的成语、熟语。(2)填写歇后语前半句,同学们板书后半句。(刘备)借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