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林小学周逢洋2014.11.5教学目标1.正确通顺地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色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理清课文的条理。4.学习课文1~4自然段,感受安塞腰鼓表演前的宁静、后生们的特点。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初步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诗意美。教学难点感受安塞腰鼓表演前的宁静、后生们的特点。教学准备图片、PPT教学过程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欣赏安塞腰鼓表演视频,说说感受。2.《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全文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一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衣。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4)感受捶鼓前的沉稳与安静。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检查预习效果,指读词语。高粱骤雨酸枣树搏击战栗陌生茂腾腾咝溜溜流苏亢奋叹为观止戛然而止理解:“流苏、叹为观止”的意思,指名回答。指导“骤、搏”的书写。2.交流文中的长句.预设: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3.说说安塞腰鼓给人的感觉。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交流:事情发展顺序2.按照(击鼓前)(击鼓时)(击鼓后)的顺序把文章分成三段。3.小结第一段(1-4)写鼓响前的安静,一群茂腾腾、朴实、沉稳的后生准备着。第二段(5-17)腰鼓表演时的热闹。第三段(18-20)鼓声停止后的寂静。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提示任务:在腰鼓表演之前,我们看到了什么,从中想到了什么?2.品读感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4小节,圈划相关词语。3.展示交流预设:“一片高粱地”表演的舞台背景“茂腾腾的后生”沸腾着生命的热烈,他们无华而茁壮,自然健康,积蓄激情,等待爆发。“咝溜溜的南风”“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的”腰鼓4.小结。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一幅广阔而恬静的场面,这里的静态描写为文章后面写动蓄势,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作者安塞腰鼓表演前的静态描写的美,那他又是怎样把安塞腰鼓表演时的雄浑、激越、壮阔、火烈的特点和洋溢的阳刚之美表现出来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七、作业:1.练读课文、读出感情。2.继续搜集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课上和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