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财务处年度工作总结20XX年,在委厅正确领导下,教育财务工作取得了新成绩。一、努力筹措教育经费,实现了教育投入的法定增长。一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省委、省政府以及委厅领导两次赴教育部专题汇报,争取中央教育项目和资金支持,取得明显成效。全年中央教育转移支付约130亿元,重点支持了我省健全济困助学政策、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二是强化省级统筹职能。省本级在20XX年安排财政教育投入120.8亿元基础上,20XX年再增加教育项目经费40.8亿元,从省级层面做出表率,引导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在年底收关阶段,会同省财政厅制定了《关于切实保障教育经费法定增长加快教育经费执行进度的通知》,督促各地落实全年财政教育投入法定增长的目标任务。三是完善“三项政策”。全年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等“三项政策”共完成征收、计提教育资金约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成为财政教育投入的稳定来源。四是调整收费标准。20XX年调整了学前教育的收费标准并于秋季学期执行,各类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均有所提高,全年增加学前教育投入约7.5亿元,缓解了各类幼儿园经费紧张的现状。五是实现了法定增长。在20XX、20XX连续两年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并连续两年获得财政部、教育部a级最高奖励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有力有效举措,20XX年教育投入实现了法定增长,全省财政教育支出661.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全省教育经费总量预计将超过800亿元,为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二、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提高了教育经费的管理水平。一是健全教育财务制度。完善了各类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基本做到了“有一项专项资金,就有一个管理办法”。加强了财务制度培训工作,举办了《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专题培训,建立了全省教育财会人员培训平台,对各级各类教育财会人员进行了全员培训,共培训学校(单位)7669所,财会人员1.47万人,提升了教育财会人员第1页共6页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二是健全预算管理制度。20XX年在省人大通过预算后,第一时间部署教育专项经费的预算执行工作,按照“委厅统一领导,财务处统筹协调,业务处室牵头负责”的要求,将年度教育领域公共财政政策和教育专项经费,逐项分解到具体承办部门,按照时间节点和管理要求,抓好专项经费的分配、下达、监管、考核等工作,省本级教育专项经费共计64个项目121.3亿元在上半年基本执行完毕,下半年重点抓好项目经费的监督和管理,有效发挥了教育专项经费的投资效益。三是健全审计监督制度。配合审计署、财政部江西专员办、省审计厅等部门,开展了校安工程、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央财政教育资金、政府债务、教育经费结余结转等项目的审计调查工作。加强了内部审计工作,采取由省教育厅主管部门人员和高校审计人员共同组成审计组的办法,对全省近两年特殊教育、中职基础能力建设、“311工程”高校高水平实验室和高水平工程中心进行了重点审计调查,促进了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四是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把20XX年确定为“教育经费管理年”,印发了《关于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进一步用好管好教育经费的通知》,通过学习、宣传、自查、整改、督查等5个阶段,扎扎实实把“教育经费管理年”各项活动落到实处,提高了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经费管理水平。三、抓好教育民生项目,促进了教育公平。一是提前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提前一个季度全面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六项教育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免除621.5万名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免费为621.5万名义务教育学生提供教科书,补助48.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资助普通高中、考入大学、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6.7万名、2.2万名、25.4万名,分别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六项目标的104%、104%、122%、111%、110%、127%。全省受益济困助学政策的各类学生达到720多万人(次),促进了教育公平。二是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20XX年我省获中央奖励资金1.68亿元,全部用于奖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较好的地区和学校,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随第2页共6页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