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工作会议经验材料妇女儿童的发展水平是社会综合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之一。妇女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几年来,市教育局认真对照《XX市妇女发展规划》和《XX市儿童发展规划》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切实开展工作,努力贯彻实施,从依法维护和保障妇女儿童受教育的权益着力,紧紧围绕巩固“两基”成果,坚持“妇女优先、儿童优先”的原则,为妇女儿童的进步、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领导重视,落实相关举措。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受教育权益保障工作,坚持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以相关法律法规和两个《规划》为依据,以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受教育权益为重点,有力地促进妇女儿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局党组把妇女儿童教育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了妇女儿童教育工作的领导与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工作目标,各相关科室紧密配合,局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形成了局党组成员分管、办公室协调、各科室协同、齐抓共管的领导机构与组织网络。二、加强宣传,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进一步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车、板报、专栏、维权宣传周活动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和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妇女儿童工作;积极组织妇女儿童参加各种节日庆祝活动,进行妇女儿童科普法制教育,增加卫生、计生、法律常识,提高妇女儿童科学文化素质,以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母亲节、“六一”儿童节等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同时,进一步提高我市广大妇女儿童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动员和协调社会各种力量,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三、加大投入,确保儿童就学。近几年,全市先后调减小学278所,调减教学点146个;累计改造薄弱初中110所,薄弱小学422所;投入资金四千余万元,维修改造校舍危房13.2万平方米;投入资金九千多万元,添置了教育技术装备,全市第1页共4页中小学配备微机7900余台,绝大部分中小学配备了计算机局域网。20XX年,完成幼儿园新、改、扩建47所,其中公办32所,民办15所;新建16所,改、扩建31所。总投资6319万元,其中财政投入3243万元。为了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中央、省政府拔出专项资金,开展“两免一补”活动。在实施“两免一补”过程中,我市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的要求,严格审查条件,向贫困学生发放了《资助证》,让贫困学生告别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累计资助贫困生近百万人。四、狠抓普及程度,积极防流控辍。建立“市—县—乡—村”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双线双目标”责任制以及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学生的“包保”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大防流控辍力度,千方百计组织学生入学,力争将每个适龄儿童少年组织到学校就读。每学期开学时,各级各类学校在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还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劝返”工作,认真做好学生和家长思想工作,特别是做好那些有辍学倾向和“留守学生”的劝返工作。同时,狠抓女童在校率,保障适龄女童受教育的权益。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在各项社会活动中,充分考虑并照顾女生的生理特点,不歧视女童,切实做到男女生平等。五、实施关爱工程。一是实施“春雨”工程,关爱留守儿童。2004年,市教育局启动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2006年,全面实施“留守学生”关爱工作,并命名为“春雨工程”。通过几年来的工作探索与实践,我市实施“春雨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据初步统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卡40万余份,各初中及部分小学均开设了心理教育课程,先后设置心理咨询室692个,开设倾诉信箱214个,聘请网上心理辅导员134名,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127124人;全市有779所中小学成立了“家长指导协会”,指导、培训“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91265人次。二是启动“关爱女孩”活动,落实农村独女户、二女无儿户中考加分制度。对每年参加中考的农村独女户、二女无儿户的女孩,分别实行中考加10分和5分的优惠政策。20XX年,共有46名农村女孩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