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免费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第一篇:实施免费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精选)实施免费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XX省XX县区是近年来发展壮大的县级市,全市总人口约68万人,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近年来随着钢铁产业的发展壮大,已经有一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但经2003年调查统计,XX县区尚有男16-45周岁、女16-35周岁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农村劳动力3.5万人未实现就业,并且未来几年每年还将有约8000名左右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成为新增长的劳动力。这样到20XX年,XX县区将有5.9万名农村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这些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绝大多数,并且90%以上没有任何专业技能,只能从事普通的简单体力劳动。鉴于此,2004年以来,XX县区委、市政府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大力开展了阳光工程培训。2004-2006年,累计开展培训304期,培训31398人次,就业率达98%以上。随着迁安经济长足发展的后劲,一批新建项目将陆续开工投产。这些项目需要大批懂技术、会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低的现状与迁安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极其不相适应。在这种大背景下,XX县区于2007年3月全面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免费培训工程(简称免费培训)。这项工程经充分调研和论证确定,2007年培训1.2万人,2008年培训1.4万人,20XX年培训1.6万人,最终实现农村劳动力培训政府埋单和“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收入”的目标。通过近几年多部门的协调联动、共同努力,XX县区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截止到目前,全市累计开第1页共16页展培训527期,免费培训30854人,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10857人。阳光工程技能培训5002人,转移就业5002人;创业培训400人,创业成功或实现就业400人;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3625人,实现转移就业3625人;创业培训610人,创业成功或实现就业348人。一产高技能培训4365人。共涉及财政补助资金1279.84万元。20XX年XX县区计划培训16000人,预计需要政府补助资金1000万元。XX县区在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省内外兄弟县市曾多次来迁安考察调研。我们总结迁安此项工作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从实际出发,广泛深入调研,充分论证,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的第一手资料。依托各镇乡、劳动保障站,结合村委会和下派的包村干部,多次派工作组深入到农村,深入到田间、地头,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了解农民到底想学些什么技术,想参加什么样的培训,广泛调研,取得第一手资料。2.加强领导,成立组织。XX县区就业服务局精心组织,健全机制,确保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由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和人劳社保局、财政局、农业局、教育局、农经局、建设局、科技局、畜牧中心、农广校等部门领导组成农村劳动力培训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政策,研究培训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各部门按“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本部门的职能作用,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农民培训的格局。3.明确目标,落实责任。XX县区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培训基地,并与各基地签定任务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质量要求和相关责任。同时又将任务纳入到市委、市政府考核各乡镇的目标体系,各镇乡、XX县区街道办事处与市长签定目标责任状,将此项工作纳入到年度考核目标,明确了奖惩和目标任务。双重考核有效地调动了培训基地和乡镇的积极性,培训基地主动到乡镇组织招生,乡镇动员农村劳动力到基地参加培训,形成了基地和乡镇的良好互动。4.多措并举,广泛动员。宣传工作的广度、思想认识的深第2页共16页度决定着工作的力度和成效。XX县区就业服务局统一印制了《致全市未就业朋友的一封公开信》、《XX县区2007年度免费培训基地及补贴标准一览表》26万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出动宣传车辆,进行深入宣传,并在XX县区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标语350条。做到了一户一封公开信,一人一张宣传单,政策与每一个群众见面,确保每一个农民都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