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安全规划审查发言各位专家、代表:为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去年7月,水利部组织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部门开展了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的编制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由水规总院牵头,会同中国水科院、长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等单位编制完成了规划报告。今天,我们邀请有关院士、资深专家,水利部有关司局、部分直属事业单位和各流域机构的代表,对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进行审查,以进一步完善规划,促进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建设,更好地为人民生命健康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饮用水安全保障。借此机会,我代表汪恕诚部长和水利部向参加审查会的各位专家和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作水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目前,饮水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已确定*年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10年,各国应为本国居民提供基本供水服务。在我国,饮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去年底完成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表明,农村有3.79亿人饮水不安全,其中3.2亿人的饮用水水量不足、水质达不到国家标准。我国城市饮水安全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废污水排放量大而监督管理薄弱,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加剧之势,涉水疾病种类增多,发病率明显升高,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在调查的661个城市4555个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中,有638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安全,影响5600多万人,水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首要问题;二是随着城镇化率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也不断提高,加之北方地区连续干旱,城市供水短缺加剧。目前6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城市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城市饮用水短缺不但给居民生活造成了困难,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水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水源地监控体系、第1页共6页应急预案与管理机制等不完善,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的应急能力较低,近年来,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过程中,暴露出城市饮用水应急管理的许多薄弱环节。未来2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3500美元,城市化率将达到60%左右,城市人口将达到8~9亿,如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饮用水安全的要求,已成为摆在水利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编制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召集有关部门专门研究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并形成了会议纪要,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饮用水安全实际状况的基础上,认真组织编制城市和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并明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等有关部门负责编制工作。水利部党组认真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将保障饮用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出了重要部署。汪恕诚部长强调,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的健康生命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工作的第一需要,也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为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保障饮水安全的指示和文件精神,以及部党组关于保障饮水安全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我部具体负责,会同卫生部、教育部等已编制完成了《农村饮水安全规划》;为做好城市饮用水安全工作,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好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我部于*年7月先期启动了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为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和今后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设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二、编制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是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饮水安全既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又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条件,更第2页共6页是体现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