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教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PrincipleofComputer)课程类别:必修编号:1841053课时:72编者姓名: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职称:助教主审姓名: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职称:副专家讲课对象:本科生专业:计算机科学(师范)年级:一年级编写日期:9月一、课程目的《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各子系统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对设计开发计算机系统有重要作用。为此后学习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体系构造、分布与并行处理等课程打下基础。二、基本规定1.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构造和虚拟机器的概念,理解以“存储程序”概念为基础的各类计算机的特点、构成框图及工作过程,熟悉衡量计算机性能的评价及重要技术指标(机器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以及它的应用领域。2.理解系统总线在计算机硬件构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系统总线及其分类、构造和总线控制逻辑。熟悉常用总线构造和总线原则。3.掌握主存储器的分类、工作原理、构成方式以及与其他部件(如CPU)的联络,掌握高速缓冲存储器、磁表面存储器等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具有运用相似类型或不一样类型存储器构建具有层次构造的存储器的能力。4.掌握I/O与主机互换信息的三种控制方式:程序查询、中断和DMA及其对应的构造功能和构成,理解常用的I/O设备。对I/O系统有一种较清晰的认识,加深计算机整机工作的概念的理解。5.掌握参与运算的各类数据(有符号数、无符号数、定点数和浮点数等)的表达措施,以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算术运算措施,领会计算机在自动解题过程中数据信息的加工处理流程,深入加深对计算机硬件构成及整机工作原理的理解。6.掌握机器指令系统的分类、常见的寻址方式、指令格式以及指令设计的优化措施,理解RISC技术。深刻领会指令系统与机器重要功能以及与硬件构造之间的关联。7.领会CPU在计算机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CPU的功能和内部构造,熟悉机器完毕一条指令的全过程,初步掌握并行性的基本概念以及实现时间重叠的技术途径:流水处理。领会中断技术在提高整机系统效能方面所起作用。8.领会指令周期、机器周期、时钟周期(节拍)和控制信号的关系,深刻领会控制单元在机器运行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掌握设计控制单元的基本两种基本措施:组合逻辑设计与微程序设计,初步建立设计控制单元的思绪,为此后设计计算机打好基础。三、课程内容第1章使用计算机:基本概念11.1计算机:智力工具11.1.1冯·诺依曼的定义11.1.2计算机接受输入21.1.3计算机处理数据21.1.4计算机存储数据21.1.5计算机产生输出3习题A31.2计算机系统基础31.2.1软件31.2.2计算机分类41.2.3系统部件71.2.4微型机兼容性71.2.5外围设备81.2.6计算机网络8习题B101.3顾客界面101.3.1与计算机交互111.3.2提醒111.3.3命令131.3.4菜单和对话框131.3.5图形对象151.3.6指示设备161.3.7键盘171.3.8监视器181.3.9顾客界面比较18习题C181.4协助、教程和手册191.4.1联机协助201.4.2教程201.4.3参照手册201.4.4其他信息资源211.5小结22信息网22复习25实践25试验27第2章软件和多媒体应用302.1计算机软件基础302.1.1计算机程序302.1.2计算机软件312.1.3享有版权的软件322.1.4软件许可332.1.5小包裹许可证332.1.6多顾客许可证342.1.7共享软件342.1.8公共领域软件352.1.9软件的分类35习题A362.2系统软件362.2.1操作系统372.2.2微机操作系统382.2.3实用工具382.2.4设备驱动程序422.2.5计算机编程语言43习题B432.3应用软件432.3.1软件术语432.3.2文档制作软件442.3.3图形软件452.3.4演示软件462.3.5数值分析软件462.3.6数据管理软件472.3.7信息和参照软件482.3.8互联软件492.3.9教育培训软件502.3.10娱乐性软件502.3.11帐目和财务软件512.3.12商业软件52习题C522.4多媒体532.4.1多媒体溯源532.4.2多媒体应用软件542.4.3超文本和超媒体542.4.4多媒体设备55习题D562.5安装软件572.5.1软件兼容性582.5.2确定兼容性582.5.3软件的安装592.6小结60信息网60复习63实践64试验67第3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