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讲座之食品添加物认识食品添加物(完整版)2006年2月一、前言各位回想一下自己每日所吃的食物,包括三餐、点心、零食等,加工食品是不是占大多数?(根据调查,我们每天吃的加工食品占总食物的70%~80%)。这是生活在现代工业社会不得不的选择。本来食品加工不是不好,也有其需要性,它可以将盛产的农产品加工保存,可以发展多元化的产品(譬如黄豆可以制成豆腐、豆浆、酱油……),或增加原料的利用性(例如以芦笋皮做芦笋汁)。但过度或不当的加工,就会有问题出来,由于科技发达,创造发明了诸多的食品添加物,可以让产品的色、香、味与质地更吸引消费者,让生产者的加工更方便,成本更为降低。试问一下自己:是一个松软的面包吸引你呢?还是口感厚实、重量较重的面包吸引你?颜色暗沉的金针与金黄鲜亮的金针,你会选择哪一种?看起来雪白的米粉好?还是黄黄的米粉好?在吃着咸酸甜的蜜饯时,你有没有想到它怎么那么吸引人:颜色均匀、味道好、可以随身带随处放,却不会坏掉?你习惯买一盒可以放一个月不会坏掉的月饼?还是会选择必须趁新鲜、要在一星期内吃完的?牛肉丸、鱼丸要又Q又脆才好吃,但它是用什么方法做到的呢?是不是加了硼砂了?快到中午了,上市场买豆腐,你觉得放在冰箱里的比较新鲜,还是放在外面温温的比较吸引妳?煮豆浆冒泡必需控制火侯,不停的搅拌捞泡,才不会溢出。如果放几滴消泡剂,就能解决问题,你会放吗?香肠、火腿、腊肉、熏肉、板鸭,既好吃又可以放在室温下,不须冷藏,是不是过年的热门货?能有这种效果,其实它们靠的是亚硝酸盐。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真相:松软的面包靠的是膨胀剂、乳化剂、黏稠剂。要使金针保持鲜艳金黄的颜色,必须加亚硫酸盐。米粉加了漂白剂,或原料使用经漂白的玉米淀粉,都可使米粉变得雪白、增加卖相!要使蜜饯的颜色均匀好看,必须先用漂白剂(亚硫酸盐)漂白,再用色素着色;要味道好,加人工甘味料糖精、甜精等;要放久不坏则放防腐剂。第1页共22页慈心讲座之食品添加物同样原料的月饼,加了防腐剂的话,就可以放更久。以前阿嬷那个年代,做鱼丸必须买上乘的鱼做鱼浆,再加盐水搅打(擂撌),才能做出好吃Q脆的鱼丸。现在不必了,什么鱼浆都可以做,也不必擂撌的那么辛苦了,只要加些重合磷酸盐(更有人非法使用硼砂),就可以有好吃的鱼丸,既省人力又可降低成本,许多生意人爱用呢!传统市场的豆腐摊,常会准备一桶「过氧化氢」(双氧水)的水溶液,只要将豆腐浸一下,可以卖到下午也不会变坏,它们不用放冰箱,因为消费者认为温温的才是新鲜货。可是事实上,豆腐这种高营养、高水分的东西怎么能放在室温下那么久?尤其到了夏天,应该不到中午就会有怪味了……工厂大量生产豆浆、豆腐,消泡剂是最被需要的。消泡剂可以采用化学合成的硅树脂,或天然的米糠加色拉油,就看使用者的选择。上面提到的漂白剂、亚硫酸盐、防腐剂、色素、人工甘味料、糖精、亚硝酸盐、硼砂……都是食品添加物。它是什么?对我们的健康有没有影响?慈心食品又是如何抉择食品添加物的?且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它吧!二、何谓食品添加物?它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其实广义的来说,「食品添加物」在古时候就有了,人们将不同于食品成分的天然物质添加入食品中,例如以盐渍的方法保存食物、以植物种子或花来为食物着色着香,使用的都是自然生成的材料。后来又发现蔬果中的甜味、色素跟香气是可以抽出的,于是又以天然物为原料,用人工的方法抽出其中的成分当食品添加物。但渐渐地,天然物有限,不够用了,加上成本高,所以渐渐发展出低价、量大的化学合成品,这都是近百年来的事。尤其最近几十年,随着化学技术与化学工业的发达,食品添加物的开发更是进展神速,现在食品添加物的使用几乎可用「泛滥」两字来形容。为了方便管理,国家特别为食品添加物作了定义,并依照功能分成二十二大类来管理。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我们将二十二类的食品添加物依功用、目的再归类成四大类,并将昔日的方法与现今所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列表比较,请参考【表一、食品添加物今昔比较表】。第2页共22页慈心讲座之食品添加物食品添加物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