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滑铁卢之战学习目标1.体会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双重特征的特点。2.学习本文宏观勾勒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培养科学的思辨能力。学法指导查找资料,关于拿破仑,关于威林顿、格鲁斯,关于滑铁卢之战。交流查找成果,互助学习。自主学习1.背景介绍关于拿破仑:拿破仑·波拿巴(1872年~1924年),出生于法国的科西嘉岛,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是法兰西共和国执政官,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法兰西帝国的缔造者,于1907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对外他五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灭亡意大利、德国、瑞士、西班牙、荷兰,欧洲各国除英国外,其余各国都向拿破仑臣服,并分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拿破仑于1917年和1918年两度战败并被流放。1924年,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1943年,他的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国塞纳河畔的巴黎荣军院(巴黎伤残老年军人院)。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倏然()疲惫不堪()色子()黑魆魆()岿然不动()瘫软()目眩()忐忑()焦灼()歼灭()濒于殆尽()殉难()3.掌握词意鸿篇巨制灭顶之灾惟命是从孤注一掷岿然不动优柔寡断3.根据查找的资料,作答:“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出自何人之口?你对他了解多少?合作探究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篇报告文学节选了六个部分,研读,谈谈自己最欣赏的片段。2.“格鲁希的错误”指的是什么错误?3.导致拿破仑失败的因素有哪些?探究二:再读课文就此文,分析报告文学兼有新闻与文学的双重特征的特点。探究三:知识拓展搜集拿破仑名言如: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起。1.2.3.我的收获生活中、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进退两难的境地,当处于这种矛盾状态时,应权衡利弊,迅速做出判断。因为,往往犹豫的一刹那,说不定将错过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或者就是这篇课文带给我们的启示,谈谈自己的收获吧!19.滑铁卢之战自主学习2.注音。shūbèishǎixūkuītānxuàntǎntèzhuójiānbīndàixùn3.掌握词意鸿篇巨制形容大部头的作品。灭顶之灾比喻毁灭性的灾难。灭顶,水漫过头顶。惟命是从绝对服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孤注一掷把全部的钱一下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险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岿然不动高耸屹立不动。岿然,高大独立的样子。优柔寡断办事迟疑,没有决断。4.拿破仑;拿破仑(1804-1815),法兰西帝国缔造者,卓越的军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先后多次打垮了欧洲各个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同盟”,保卫了由法国资产阶级进行的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并在欧、非、北美各战场上,进行了对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战争,削弱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重要功绩还有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自行查阅)合作探究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参考:例如(1)“滑铁卢的上午”战前拿破仑进行了壮观热烈的检阅,场面壮观气势宏大,采用大笔勾勒手法,渲染了紧张而雄壮的战前气氛。对初战是双方将领等待援军的焦急心情的描写,为后文写格鲁斯的作用做了很好的铺垫。评论有文采,更加突出援军的重要性,扣人心弦。其他略(教师可参见《教师用书》316页)2.平庸无能的格鲁斯死抱纸上条文,不听建议,不灵活变通,犹豫不决,缺乏胆识。做出了错误决定,这一瞬间成了改变世界历史的一瞬间。3.本文作者认为格鲁斯唯命是从、缺乏胆识。未能随机应变的及时去增援皇帝,铸就了拿破仑的败局。这种认为偶然性决定战争胜负的看法不全面,滑铁卢一战固然对拿破仑的失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绝不是原因的全部。毛泽东认为,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决定点则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