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导学目标1、领会报告文学的三大特点:真实性、文学性、政论性。2、体会作者运用小标题写作的方法,把握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学习名人循序务实的学风、一心创造文化精神财富的忘我品格和百折不挠的坚韧意志。导学重点领会报告文学的三大特点:真实性、文学性、政论性。导学难点体会作者运用小标题写作的方法,把握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导学资源导学案、预习检测、预习微课、平台讨论及活动第一段——自学质疑【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30-35分钟)1、明确目标(1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2、自学教材(4——5分钟)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朗读预习课文。(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和解释。)铿锵(kēngqiāng)臻于(zhēn)气势(磅礴)苍劲深沉(jìng)闻名遐迩(xiáěr)气势磅礴:形容宏伟壮观,雄壮有气势的样子(多形容景物)。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遐,远;迩,近。铿锵: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也用来形容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虔诚:指恭敬而有诚意的态度。3、把握基础(4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对照订正上一题注音(用红笔改正),并完成下列填空题。人物简介邓伟,北京人,摄影家、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拍摄的《中国文化人影录》和环球拍摄世界名人肖像主题最为著名。石鲁,新中国后担任美术领导工作,和西安美协一批志同道合的国画自学质疑导学设计【环节一】学法指导资源助学(30-35分钟)1、导入:报告文学是一种介于新闻报导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样式。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基希及其报告文学》的作者T·巴克曾指出:“在小说里,人生是反映在人物的意识上的。而在报告文学里,人生却反映在报告者的意识上。”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分享和领悟报告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2、操作流程:1)提前发布学习任务:教师提前登陆平台上传本课相关学习家,组织成立了“国画研究室”,当时美术界称这些画家为“长安画派”。朱光潜(,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代表作《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这些论著和译作对奠定我国美学研究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钱锺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代表作《围城》《管锥编》《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等。李可染,画家,他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2)作者简介陈祖芬,女作家,代表作品有《陈祖芬报告文学选》等。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曾连续五次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及其他文学奖几十次,已出版个人作品集二十多种。(3)报告文学的特点①真实性:题材必须选择具有新闻性的真人真事,能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社会生活;②文学性:表达方法形象生动、具有文学性,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有鲜明的人物形象;③政论性:是非分明,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明确地告诉读者。(重视直接抒情议论句段)4、理解内容(18-20分钟)(1)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学法指导:默读课文,抓住关键段落和句子进行理解概括。)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每一个都有一个小标题。第一部分:主要写邓伟凭着执着的精神和为名人摄影立传的高洁理想打动了人,为生命已进入最后阶段的国画大师石鲁留下了一张苍劲深沉、气势不凡的头像。第二部分:记叙了邓伟与朱光潜四年中的多次交往,介绍了一位勇于资源,线上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时间、方法。2)明确当堂学习目标:教师带领学生齐读明确目标。3)微课助学:学生自学微课,教师巡回规范学生自学方法。4)督导学生认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掌握学生自学情况,提醒和把握课堂节奏。迎战困难、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