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最后一次演讲【导学目标】1.扎实掌握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2.了解演讲词的特点。3.概括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感情。【课时计划】2课时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深悟文本”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精彩导入激发兴趣闻一多先生是一名学者,他渴望国家和平后回到书房里钻研学术;他爱祖国,他从小在长江边长大,但是还没有到过三峡,他多想带着全家看一下祖国雄伟的山河啊!就是这样一位内心充满爱的人,面对国民党特务,他拍案而起,愤怒了,咆哮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气壮山河的演讲。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卑劣(bēiliè)诬蔑(wūmiè)卑鄙(bēibǐ)离间(líjiàn)蛮横(mánhèng)赋予(fùyǔ)(2)词义卑劣:卑鄙恶劣。毒手:杀人或伤害人的狠毒手段。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离间:从中挑拨,造成分离;使疏远;使不和睦。2.作者名片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红烛》《死水》等。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教师范读,指名读,学生齐读。2.本文的体裁以及特点?【交流点拨】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3.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交流点拨】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4.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交流点拨】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5.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这篇演讲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对李公仆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仆先生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斗争精神。对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学法指导朗读指导1.读准宇音,读清停顿,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前提。2.细心体会,理解课文,建立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内心视像,这是朗读好的基础。3.以情带声,随课文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情感。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①结合语境,前后勾连。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词句的含义。②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可以先解释关键词的含义,再运用替换关键词的方法来理解句子的含义。③把握中心,整体领悟。对于文中的点晴之笔要结合文章主旨,把握深层含义。④辨析修辞,思考意图。例如比喻要注意揣摩其比喻义。哲理句子写出深层含义。合作探究深悟文本步骤三课文精读深层探究1.全文可分三个部分,如何划分?各写什么?【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仆先生,是...